枘凿冰炭 ruì záo bīng tàn

abcd式
拼音ruì záo bīng tàn
注音ㄖㄨㄟˋㄗㄠˊㄅㄧㄥㄊㄢˋ
繁体枘鑿冰炭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枘凿冰炭的解释
比喻两种事物格格不入,无法调和,形容关系或情况的极端对立和不相容。
出处

1.

清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·顾欢论道佛二家》:“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,老子子即佛,本是一人,故无二法……惟与吾儒,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。”

2.

出自《汉书·枚乘传》:'枘凿不同,冰炭不投。'
寓意
提醒人们要注意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兼容性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
列子

1.

他们的性格就像枘凿冰炭,总是无法达成一致。

2.

这次合作就像枘凿冰炭,双方意见相左,难以推进。

3.

他们的观点就像枘凿冰炭,无法找到共同点。

4.

这场比赛就像枘凿冰炭,双方实力悬殊,比赛毫无悬念。

5.

他们的友谊就像枘凿冰炭,逐渐走向破裂。

枘凿冰炭的翻译
德语
wie Öl und Wasser
日语
油と水のように
法语
comme l'huile et l'eau
英语
like oil and water
枘凿冰炭的字意分解
ruì
1:(形声。从木,内声。本义:榫头;插入卯眼的木栓) 同本义。
2:楔入。
záo
1:(形声。从金,鑿(zuò)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: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。
2:同本义。
3:挖掘;开凿。
4:开通。
5:穿凿附会。
6:戳,用手指头猛地一推。
7:舂米使之精白。
8:引申为冲刷。
9:敲击,捶打。
10:凿子。
11: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。因指黥刑。
bīng
1:(会意。从仌,从水。金文作“仌”。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,体积增大,表面上涨(上拱)形。《说文》:“冻也,象水凝之形”。小篆繁化,增加“水”变成。从“仌”从“水”的会意字,于是“仌”就专用作部首。本义:水冻结而成的固体)。
2:同本义。
3:结冰,冻结。
4:使感到极冷。
5:清白,晶莹。
6:姓。
tàn
1:(形声。从火,岸省声。本义:木炭)。
2:同本义。
3:火。比喻灾难;困苦。
4:姓。

枘凿冰炭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ruì záo bīng tàn)。abcd式组合,枘凿冰炭意思是:比喻两种事物格格不入,无法调和,形容关系或情况的极端对立和不相容。 提醒人们要注意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兼容性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