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风而逃的解释
形容听到风声就逃跑,形容胆小怕事或逃避责任。
出处
1.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,早已闻风而逃。”2.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原句为“项王曰:‘吾闻汉军之多,不如反战耳!’遂引兵而西,至东城,闻汉军之至,项王乃夜引兵渡河,汉军追之,项王闻风而走。”寓意
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,不要轻易逃避。
列子
1.
小偷听到警笛声,闻风而逃,消失在夜色中。2.
那只小猫看到狗狗靠近,立刻闻风而逃,爬上了树。3.
他一听到老板要来检查工作,就闻风而逃,躲进了休息室。4.
比赛中,对手一看到我们的主力上场,就闻风而逃,不敢应战。5.
小明一听到妈妈要检查作业,立刻闻风而逃,跑到朋友家去了。6.
敌人早就~。闻风而逃的翻译
德语
bei der ersten Anzeichen von Schwierigkeiten fliehen
日语
風の便りで逃げる
法语
s'enfuir au moindre signe de problème
英语
flee at the first sign of trouble
闻风而逃的字意分解
wén
1:(形声。从耳,门声。本义:听到)。
2:同本义。
3:听说;知道。
4:传布,传扬。
5:闻名,出名。
6:嗅;嗅到。
7:询问;问候。
8:知识;见闻。
9:传闻,听到的事情;消息。
10:声望;威望。
fēng
1:(形声。从虫,凡声。“风动虫生”故字从“虫”。本义: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;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)。
2:同本义。
3:风俗;风气。
4:风范,气度,韵致。
5:风声,消息。
6:“诗经”六义之一。指《诗经》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,即《国风》中收集的民俗歌谣。
7:男女间的情爱。
8:刮风;起风。
9:走逸。
10:嬉戏。
11:癫狂。
12:(fán)。大凡,大概。
13:姓。
fěng
1:讽刺;委婉劝告
fèng
1:比喻感化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táo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兆声。本义:逃走,逃跑)。
2:同本义。
3:逃避,回避。
4:离开。
5:叛,离,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。

闻风而逃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wén fēng ér táo)。abcd式组合,闻风而逃意思是:形容听到风声就逃跑,形容胆小怕事或逃避责任。 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,不要轻易逃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