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

abac式
拼音dǎn zhàn xīn jīng
注音ㄉㄢˇㄓㄢˋㄒㄧㄣㄐㄧㄥ
繁体膽戰心驚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胆战心惊的解释
形容非常害怕、恐惧的心理状态。
出处

1.

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'项王曰:'吾起兵至今八岁矣,身七十余战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,未尝败北。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'言未卒,泣数行下。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于是项王乃上马,诸将骑从者八百余人皆从,渡江。夜半,项王至阴陵,迷失道,闻汉军追至,大恐,曰:'籍何勇哉!'乃自刎而死。'项羽在逃亡中,听到汉军追至,内心极为恐惧。
寓意
表达恐惧、害怕的心理状态,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。
列子

1.

听到怪异的声音,小明胆战心惊地四处张望。

2.

在黑暗的森林里,胆战心惊的探险者不敢轻举妄动。

3.

胆战心惊地看着悬崖边上的摇摇欲坠的石头,小红不敢靠近。

4.

听到鬼故事后,小孩们胆战心惊地不敢独自睡觉。

5.

在惊险的过山车上,胆战心惊的乘客紧紧抓着安全扶手。

6.

三藏见说,又~,不敢举步。 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三回

胆战心惊的翻译
德语
vor Angst zitternd
日语
恐れおののく
法语
tremblant de peur
英语
trembling with fear
胆战心惊的字意分解
dǎn
1:(形声。从肉,詹声。本义:胆囊。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)。
2:同本义。通称胆或苦胆。
3:胆子,胆量,勇气。
zhàn
1:(形声。从戈,单(占)声。本义:作战,打仗)。
2:同本义。
3:泛指搏斗,争斗,争胜负,比高低。
4:后作“颤”。发抖。
5:战争;战事。
6:姓。
xīn
1:(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:心脏)。
2:同本义。
3:内心。
4: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,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。
5:思想。
6:中心,中央。
7:又。
jīng
1:(形声。从马,敬声。本义:马受惊)。
2:同本义。
3:惊动;震惊。
4:动。
5:惊慌,恐惧。
6:纷乱。

胆战心惊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dǎn zhàn xīn jīng)。abac式组合,胆战心惊意思是:形容非常害怕、恐惧的心理状态。 表达恐惧、害怕的心理状态,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