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不惧的解释
形容在危险或紧急的情况下不感到害怕,保持冷静和镇定。
出处
1.
《邓析子·无厚》:“死生有命,贫富有时。怨夭折者,不知命也;怨贫贱者,不知时也。故临难不惧。”2.
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'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'后人引申为临危不惧。寓意
强调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和勇气,体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应变能力。
列子
1.
火灾发生时,小区的物业经理临危不惧,迅速组织居民疏散。2.
在比赛的关键时刻,队长临危不惧,带领队伍逆转取胜。3.
遇到突发状况,医生临危不惧,立即展开抢救工作。4.
山洪暴发时,导游临危不惧,带领游客安全撤离。5.
地震发生时,老师临危不惧,保护学生安全撤离教室。6.
在重庆红岩的日日夜夜,你英勇斗争,~。 ★郭小川《痛悼敬爱的周总理》临危不惧的翻译
德语
in Gefahr ruhig bleiben
日语
危機に冷静
法语
garder son calme face au danger
英语
remain calm in the face of danger
临危不惧的字意分解
lín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人,左上角象人的眼睛,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。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。本义:从高处往低处察看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从上监视着。
4:面对(上对下,尊对卑)。
5:碰上, 逢着。
6:到,至。后常用作敬辞。
7:又。
8:攻伐;胁制。
9: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。
10:治理、管理、统治 。
11:靠近,逼近(多用于上对下,强对弱)。
12:在…之前,在即将…的时候。
lìn
1:哭(很多人哭,或聚众哭,为丧事而悲痛哭泣)。
wēi
1:(会意。小篆字形上面是人,中间是山崖,下面腿骨节形。人站在山崖上,表示很高。本义:在高处而畏惧)。
2:同本义。
3:恐惧;忧惧。
4:威胁,摧败。
5:使危险;伤害;损伤。
6:败亡,灭亡。
7:怀疑,疑虑。
8:高。
9:危险; 危难。
10:很陡峭的。
11:特指人将死。
12:绷得紧;强劲。
13:端正。
14:不正。
15:屋脊。
16:艰难困苦。
17:几乎;差点儿。
18:姓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jù
1:(形声。从心,瞿声。本义:害怕,恐惧)。
2:同本义。
3:恐吓。

临危不惧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lín wēi bù jù)。abac式组合,临危不惧意思是:形容在危险或紧急的情况下不感到害怕,保持冷静和镇定。 强调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和勇气,体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应变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