肤受之言 fū shòu zhī yán

abcd式
拼音fū shòu zhī yán
注音ㄈㄨㄕㄡˋㄓㄧㄢˊ
繁体膚受之言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肤受之言的解释
比喻没有根据或道听途说的言论。原意是说听到别人说自己背上被打了一鞭子,就信以为真,形容轻信谣言。
出处

1.

《后汉书·杨璇传论》:“风景之赏未甄,肤受之言互及。”

2.

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原文是'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',后人引申为肤受之言。
寓意
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没有根据的传言,强调求证的重要性。
列子

1.

他听信了肤受之言,以为公司要倒闭,结果是空穴来风。

2.

小王因为肤受之言,误以为朋友背叛了他,闹出了误会。

3.

不要轻信肤受之言,要多方求证才能得出结论。

4.

她因为肤受之言,错过了重要的合作机会,非常后悔。

5.

小李因为肤受之言,放弃了原本有前景的项目,损失惨重。

肤受之言的翻译
德语
Hörensagen
日语
風説
法语
ouï-dire
英语
hearsay
肤受之言的字意分解
1:(形声。从肉,盧省声。本义:人的皮肤)。
2:同本义。
3: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。
4: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。
5:外表。
6:(fǔ)。古祭祀燕享,以盛稻粱的器皿。
7:浅薄。
8:大。
9:肥美,美。
shòu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,表示传递东西。本义:接受;承受)。
2:同本义。
3:蒙受;遭受。
4:得到。
5:收进,取回。
6:买入,收入。
7:容纳。
8:授予;交给。
9:教授;传授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yán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“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“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:说,说话)。
2:同本义。
3:议论,谈论。
4:记载。
5:问。
6:告知;告诉。
7:陈述;叙述。
8:解释引文、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,相当于“就是说”或“意思是”。
9:说明。
10:话,言语,口语。又特指怨言、谤言。
11:言论;见解;意见。
12:言辞;辞令;辞章。
13:政令;号令。
14:誓言;盟辞;约言。
15:建议;主意;计策。
16:学说;主张。
17:言语或文章中的字。
18: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。
19:著作。
20:无义,用于句中或句首,作语气助词。
21:姓。

肤受之言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fū shòu zhī yán)。abcd式组合,肤受之言意思是:比喻没有根据或道听途说的言论。原意是说听到别人说自己背上被打了一鞭子,就信以为真,形容轻信谣言。 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没有根据的传言,强调求证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