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证如山 tiě zhèng rú shān

abcd式
拼音tiě zhèng rú shān
注音ㄊㄧㄝˇㄓㄥˋㄖㄨˊㄕㄢ
繁体鐵證如山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铁证如山的解释
形容证据确凿,确信无疑。比喻证明某事属实的证据非常充分,确凿有力。
出处

1.

柳子戏《孙安动本》第四场:“十八张冤状在此,铁证如山,老贼还有何辩!”

2.

出自清代小说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铁证如山,任你巧言如簧,也难逃法网。”
寓意
强调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,提醒人们在做判断时要依据确凿的证据。
列子

1.

经过详细调查,警方掌握了铁证如山的证据,成功破获了案件。

2.

他在法庭上出示了铁证如山的文件,证明了自己的清白。

3.

面对铁证如山的证据,嫌疑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。

4.

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了铁证如山的数据,证实了新的理论。

5.

在辩论赛中,他用铁证如山的资料驳倒了对手的论点。

6.

他们罪行累累,~,不容抵赖。

铁证如山的翻译
德语
Beweise so fest wie ein Berg
日语
鉄証如山
法语
preuves solides comme une montagne
英语
evidence as solid as a mountain
铁证如山的字意分解
tiě
1:(形声。从金,臷(zhì)声。本义:化学元素。符号Fe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。
2:同本义。
3:铁制的器物。
4:指兵器 。
5:赤黑色的马。
6:古丘名 。春秋时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北。
7:黑色 。
8:比喻坚固 。
9:比喻坚强不屈;强硬 。
10:驳不倒的 。
11:
12:下决心 。
13:板着面孔(表情严肃) 。
14:姓。
zhèng
1:谏正。
2:病症。
3:假借为“徵”。今亦用为證验字。证据。
4:(形声。从言,正声。繁体为“登”声。本义:告发)。
5:同本义。
6:谏诤。 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,劝人改正。
7:验证;证实。
8:佛教用语。参悟,修行得道。
9:证据,凭据。
1:(会意。从女,从口。本义:遵从,依照)。
2:同本义。
3:好像, 如同。
4:比得上,及。
5:去,往。
6:遭遇,际遇。
7:相敌;抵挡。
8:应当。
9:按照。
10:假如,如果。
11:与,和。
12:或——表示选择关系。
13:而——表示连接。
14:用于语末,相当于“然”。
15:用于语末,相当于“焉”。
16:相当于“乎”。
shān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“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。
2:同本义。
3:形状像山的东西。
4:特指“五岳”。
5:指酒肆的楼上。
6:粗俗。
7:姓。

铁证如山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tiě zhèng rú shān)。abcd式组合,铁证如山意思是:形容证据确凿,确信无疑。比喻证明某事属实的证据非常充分,确凿有力。 强调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,提醒人们在做判断时要依据确凿的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