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

abcd式
拼音dào tīng tú shuō
注音ㄉㄠˋㄊㄧㄥㄊㄨˊㄕㄨㄟˋ
繁体道聽途説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道听途说的解释
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或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,强调信息来源不确定,容易误导。
出处

1.
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
2.

《论语·阳货》:'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'
寓意
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未经证实的信息,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。
列子

1.

小李总是喜欢道听途说,结果常常被误导。

2.

关于新产品的消息都是道听途说,不能轻信。

3.

不要轻信道听途说的消息,要自己去核实。

4.

她总是喜欢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八卦。

5.

对于道听途说的谣言,我们要保持理性。

6.

妹子~,不知是否?尚求指示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三回

道听途说的翻译
德语
Hörensagen
日语
道聽塗説
法语
rumeur
英语
hearsay
道听途说的字意分解
dào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首声。本义:供行走的道路)。
2:同本义。
3:道德,道义、正义。
4:道教的教义。
5:道教;道士。
6:路程;行程。
7:方式,方法;技能。
8:地域的区划名 。汉制,县有蛮夷的称“道”。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。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。如“凤庐道”。
9:学术 或宗教教义。
10: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。
11:方向;志向。
12:说,讲。
13:取道,经过。
14:引导,疏导。
15:料;想,以为。
16:从,由。
tīng
1:(形声。本字从耳德,壬(tìng)声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,今简化为“听”。“听”本义“笑貌”。从口,斤声。本义:用耳朵感受声音)。
2:同本义。
3:接受,听信,接纳。
4:治理,管理或执行事务 。
5:决断;审理 。
6:等候;待 。
7:听凭,任凭。
8:侦察。
9:耳朵。
10:马口铁罐。
11:耳目,间谍。
12:厅堂。古代官府办公处,后作“厅”。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余声。本义:道路)。
2:同本义。
3:职位。
4:途径;路子。
shuō
1:(形声。从言,兑(duì)声。本义:用言语解说,开导,说明)。
2:同本义。
3:谈说,讲说。
4:告知;告诉。
5:评议;谈论。
6:劝告;责备。
7:学说;观点;言论。
8: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,指推理。
9:指说书。
10:一种文体,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。如《爱莲说》、《捕蛇者说》。
shuì
1:说服;劝说。
tuō
1:解脱。
yuè
1:古语的读法。

道听途说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ào tīng tú shuō)。abcd式组合,道听途说意思是: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或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,强调信息来源不确定,容易误导。 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未经证实的信息,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