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凿凿的解释
形容说话有根据,非常确定,强调说话的真实性和确凿性。
出处
1.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段氏》:“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”2.
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'言之凿凿,信之不疑。'寓意
强调说话的可信度和真实性,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有确凿的证据。
列子
1.
他言之凿凿地说自己昨晚确实看到了流星雨。2.
小明言之凿凿地向老师保证自己已经完成了作业。3.
她言之凿凿地描述了昨天的交通事故经过。4.
朋友言之凿凿地推荐了一家美味的餐馆。5.
他言之凿凿地说自己在比赛中打破了记录。6.
宋儒据理谈天,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;于日月五星,~,如指诸掌。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言之凿凿的翻译
德语
mit Sicherheit
日语
確かに
法语
avec certitude
英语
with certainty
言之凿凿的字意分解
yán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“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“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:说,说话)。
2:同本义。
3:议论,谈论。
4:记载。
5:问。
6:告知;告诉。
7:陈述;叙述。
8:解释引文、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,相当于“就是说”或“意思是”。
9:说明。
10:话,言语,口语。又特指怨言、谤言。
11:言论;见解;意见。
12:言辞;辞令;辞章。
13:政令;号令。
14:誓言;盟辞;约言。
15:建议;主意;计策。
16:学说;主张。
17:言语或文章中的字。
18: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。
19:著作。
20:无义,用于句中或句首,作语气助词。
21:姓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záo
1:(形声。从金,鑿(zuò)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: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。
2:同本义。
3:挖掘;开凿。
4:开通。
5:穿凿附会。
6:戳,用手指头猛地一推。
7:舂米使之精白。
8:引申为冲刷。
9:敲击,捶打。
10:凿子。
11: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。因指黥刑。
záo
1:(形声。从金,鑿(zuò)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: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。
2:同本义。
3:挖掘;开凿。
4:开通。
5:穿凿附会。
6:戳,用手指头猛地一推。
7:舂米使之精白。
8:引申为冲刷。
9:敲击,捶打。
10:凿子。
11: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。因指黥刑。

言之凿凿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án zhī záo záo)。aabb式组合,言之凿凿意思是:形容说话有根据,非常确定,强调说话的真实性和确凿性。 强调说话的可信度和真实性,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有确凿的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