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步图前的解释
形容在图画前止步不前,常用来比喻遇到困难或障碍而不敢前进。
出处
1.
唐·韩愈《复志赋》:“谅却步以图前兮,不浸近而愈远。”2.
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·却步图前》:'却步图前,不敢轻进'。寓意
提醒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,不要轻易放弃。
列子
1.
面对高难度的数学题,小明却步图前,不敢下笔。2.
在演讲比赛前,她却步图前,担心自己表现不好。3.
看到悬崖峭壁,他却步图前,不敢继续前行。4.
面对新工作的挑战,他却步图前,犹豫不决。5.
在绘画比赛中,他却步图前,不敢尝试新的技法。却步图前的翻译
德语
vor einem Bild zögern
日语
絵の前にためらう
法语
hésiter devant un tableau
英语
hesitate in front of a painting
却步图前的字意分解
què
1:(形声。本作“却”,俗字作“却”。从卩,谷(què)声。卩(jié),象人下跪的样子,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。从“卩”与脚的活动有关。本义:退)。
2:同本义。
3:除;去。
4:避;避免。
5: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,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、行为或状况,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但”、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。
6:固然。
7:再。
bù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,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。本义:行走)。
2:同本义。
3:按照,跟着;跟随。
4:推算;测算。
5:脚步,步伐。
6:古时一举足叫跬(半步);两足各跨一次叫步。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。
7:步兵(诸兵种之一)。
8:时运,命运。
9:埠 ,水边停船处。
10:长度单位,历代不一,周代以八尺为一步,秦代以六尺,为一步。
11:姓。
tú
1:(会意。从囗,从啚。囗(wéi),表示范围。啚(bǐ),“鄙”的本字,表示艰难。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,需慎重考虑,相当不容易。本义:谋划,反复考虑)。
2:同本义。
3:图谋;谋取。
4:筹划;设法对付。
5:绘画。
6:摹拟。
7:预料,料想到。多用于否定。
8:所画的图画。
9:地图。
10:版图。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,行使主权的领土。
11:意图;意愿。
12:塔,即“浮图”的简称。
13:明清时地方区划名。
qián
1:(本义:前进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导。
4:进见。
5:剪裁。
6:前面,与“后”相对;正面。
7:与“后”相对,时间在先。
8:预先;事前。
9:目前。
10:箭竹。

却步图前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què bù tú qián)。abac式组合,却步图前意思是:形容在图画前止步不前,常用来比喻遇到困难或障碍而不敢前进。 提醒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,不要轻易放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