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而却步的解释
形容看到某种情景或遇到某种情况后,由于害怕、畏惧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前行或退缩。
出处
1.
明·徐光启《复周无逸学宪》:“且以裕蛊所为,思之痛心,望之却步。”2.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'项王曰:“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”乃自刎而死。汉军皆望而却步。'寓意
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,要勇敢面对,而不是退缩。
列子
1.
看到山顶的陡坡,他望而却步,不敢继续攀登。2.
面对复杂的数学题目,她望而却步,最终选择了放弃。3.
在恐怖电影的场景前,小孩望而却步,不敢再看下去。4.
面对高难度的挑战,他望而却步,选择了更简单的任务。5.
看到狗熊从笼子里跑出来,游客们望而却步,纷纷后退。6.
使你自然而然的~。 ★李劼人《天魔舞》第17章望而却步的翻译
德语
vor Angst zurückweichen
日语
恐れて後ずさる
法语
reculer devant la peur
英语
shrink back in fear
望而却步的字意分解
wà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臣”象眼睛,下面是“壬”(tǐng)。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。小篆又加“月”字,表望的对象。本义:远望)。
2:同本义。
3:遥祭,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、日月、星辰。
4:希望,期望。
5:看望。
6:比较。
7:怨恨,责怪。
8:接近。
9:名望。
10:希望;盼望。
11:望日,夏历每月十五,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。
12:边际。
13:仪容。
14:有名的人。
15:窗口。
16: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què
1:(形声。本作“却”,俗字作“却”。从卩,谷(què)声。卩(jié),象人下跪的样子,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。从“卩”与脚的活动有关。本义:退)。
2:同本义。
3:除;去。
4:避;避免。
5: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,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、行为或状况,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但”、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。
6:固然。
7:再。
bù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,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。本义:行走)。
2:同本义。
3:按照,跟着;跟随。
4:推算;测算。
5:脚步,步伐。
6:古时一举足叫跬(半步);两足各跨一次叫步。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。
7:步兵(诸兵种之一)。
8:时运,命运。
9:埠 ,水边停船处。
10:长度单位,历代不一,周代以八尺为一步,秦代以六尺,为一步。
11:姓。

望而却步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wàng ér què bù)。abac式组合,望而却步意思是:形容看到某种情景或遇到某种情况后,由于害怕、畏惧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前行或退缩。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,要勇敢面对,而不是退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