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动不动 yī dòng bù dòng

aabb式
拼音yī dòng bù dòng
注音ㄧㄉㄨㄥˋㄉㄨㄥˋㄅㄨˋㄉㄨㄥˋㄉㄨㄥˋ
繁体一動動不動動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一动不动的解释
形容人或物体完全静止,一点也不动。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的状态非常安静或僵硬。
出处

1.

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,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,松开嘴,忿忿地起身走了。”

2.

出自清代小说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,像个木头人似的。”
寓意
强调静止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专注、安静或紧张的情形。
列子

1.

小猫在阳光下睡着了,一动不动地躺在沙发上。

2.

他看到那幅画时,惊讶得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。

3.

在图书馆里,大家都一动不动地认真读书。

4.

比赛开始前,运动员们一动不动地等待发令枪响。

5.

她紧张得一动不动地坐在考场里,等待考试开始。

一动不动的翻译
德语
unbeweglich
日语
微動だにしない
法语
immobile
英语
motionless
一动不动的字意分解
1:(指事。“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数词。大写作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。
2:同本义。
3:序数的第一位。
4: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。
5: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。
6:全;满。
7:统一。
8:专一。
9:都,一概。
10:一经。
dòng
1:(形声。从力,重声。《说文》古文从“辵”。本义:行动;发作)。
2:同本义。
3:摇动,震动,移动。与“静”相对。
4:动摇;震撼。
5:触动感应;感动。
6:萌动。
7:做;操作;劳作。
8:动不动,常常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dòng
1:(形声。从力,重声。《说文》古文从“辵”。本义:行动;发作)。
2:同本义。
3:摇动,震动,移动。与“静”相对。
4:动摇;震撼。
5:触动感应;感动。
6:萌动。
7:做;操作;劳作。
8:动不动,常常。

一动不动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ī dòng bù dòng)。aabb式组合,一动不动意思是:形容人或物体完全静止,一点也不动。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的状态非常安静或僵硬。 强调静止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专注、安静或紧张的情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