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

abcd式
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
注音ㄇㄨˋㄉㄥˋㄎㄡˇㄉㄞ
繁体目瞪口獃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目瞪口呆的解释
形容人因为惊讶、震惊或不知所措而张口结舌、呆若木鸡的样子。
出处

1.

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吓得项王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”

2.

出自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:“晴雯忙赶出来,果见宝玉站在那里,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”
寓意
提醒人们面对意外情况时保持冷静和镇定,不要轻易被震惊到。
列子

1.

当他看到那个惊人的魔术表演时,他目瞪口呆。

2.

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,她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。

3.

当他看到自己中了大奖时,他目瞪口呆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4.

看到朋友突然出现在面前,她目瞪口呆,久久不能回神。

5.

当他看到那个惊人的价格时,他目瞪口呆,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6.

殷、雷二将见众官激变,不复朝仪,吓得~,不知所出。 ★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回

目瞪口呆的翻译
德语
fassungslos
日语
目を丸くする
法语
bouche bée
英语
dumbfounded
目瞪口呆的字意分解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眼睛形,外边轮廓象眼眶,里面象瞳孔。小篆处理为线条。先秦时期多用“目”,两汉以后,用眼逐渐多起来。“目”具有书面语色彩。本义:眼睛)。
2:同本义。
3:目光;眼力。
4:孔眼。
5:首领;头目。
6:名目,数目;行列。
7:观看,注视。
8:递眼色,使眼。
9:看待。
dèng
1:睁大眼睛直视。
2:用力睁大。
kǒ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。
2: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。
3:出入通过的地方。
4:又。
5:又。
6:口才。
7: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。
8: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。
dāi
1:痴;傻。
2:暂时住在。

目瞪口呆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ù dèng kǒu dāi)。abcd式组合,目瞪口呆意思是:形容人因为惊讶、震惊或不知所措而张口结舌、呆若木鸡的样子。 提醒人们面对意外情况时保持冷静和镇定,不要轻易被震惊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