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定自若 zhèn dìng zì ruò

abcd式
拼音zhèn dìng zì ruò
注音ㄓㄣˋㄉㄧㄥˋㄗˋㄖㄜˇ
繁体鎮定自若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镇定自若的解释
形容在遇到紧急或复杂情况时,保持冷静和从容不迫的状态。
出处

1.

王朔《过把瘾就死》:“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,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,她便抢先一步哭了。”

2.

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,原文为“策镇定自若,谓左右曰:‘此天命也,吾何惧焉!’”
寓意
强调在面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的重要性,体现出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。
列子

1.

在突发火灾时,小王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安全撤离。

2.

面对考试前的紧张气氛,小李镇定自若地复习功课。

3.

在比赛中,运动员镇定自若地应对对手的挑衅。

4.

当机器突然故障时,工程师镇定自若地进行维修。

5.

在演讲中,主讲人镇定自若地回答听众的各种问题。

6.

他表现出~的样子。

镇定自若的翻译
德语
ruhig und gefasst
日语
落ち着いて自若
法语
calme et posé
英语
calm and composed
镇定自若的字意分解
zhèn
1:(形声。从金,真声。本义:对物体施加压力)。
2:同本义。
3:镇服。
4:压制,用武力限制 。
5:抑制。
6:安定;安抚。
7:镇守,驻守。
8:压东西的重物。
9: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。镇将管理军务,有的也兼理民政。宋初废。
10:集镇,市镇 。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,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。
11: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。
12:重要或险要的地方。
13:明、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。清末编练新军,也称为镇 。一镇统步队两协,马炮队各一标,二辎队各一营,以及军乐队等。
14:根本;基础。
15:常;永久。
16:整,全。
17:姓。
dìng
1:(会意。从宀(mián),从正。“正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安定;安稳)。
2:同本义,与“乱”或“动”相对。
3:镇静;宁静。
4:固定。
5:使安定。
6:平定。
7:又。
8:奠定。
9:决定。
10:确定。
11:规定。
12:约定签定,缔结。
13:止;停止。
14:判定,断定。
15:一定。
16:到底;究竟。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。“自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鼻子)。
2:同本义。
3:始;开头。
4:起源。
5:自己,自我;本身。
6:由;从。
7:在;于。
8:自然,当然。
9:本是;本来。
10:仍旧,依然。
11:亲自。
12:别自、另外。
13:假如,苟。与“非”连用。
14:即使,虽。
15:却,可是。
16:因为,由于。
17:用。
18:是。
1:(bōrě):智慧(佛经用语)。
ruò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女人跪着,上面中间象头发,两边两只手在梳发,表示“顺从”。本义:顺从)。
2:同本义。
3:如同;像。
4:择菜。
5:引申为选择。
6:同,相当。
7:及;到。
8:比得上(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)。
9:诺,应允,后作“诺”。
10:对付,处置。
11:如此,这样。
12:你。
13:其;他的 ——用于他称。
14:这么;那么。用同“偌”。
15:假如;如果。
16:至于 。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。
17:或;或者。
18:与,和。
19:而。
20:禾秆皮。
21:香草名。
22:秦、汉时县名 。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。
23:古水名 。即今雅砻江,为金沙江支流。源出青海,东南流经甘孜、新龙等县,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。
24: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,表示事物的状态。相当于“貌”、“样子”。
25:用于句首。

镇定自若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èn dìng zì ruò)。abcd式组合,镇定自若意思是:形容在遇到紧急或复杂情况时,保持冷静和从容不迫的状态。 强调在面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的重要性,体现出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