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口葫芦 yǎn kǒu hú lú

abac式
拼音yǎn kǒu hú lú
注音ㄧㄢˇㄎㄡˇㄏㄨˊㄌㄩˊ
繁体掩口葫蘆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掩口葫芦的解释
形容说话吞吞吐吐,欲言又止,像是葫芦口被遮住了一样。
出处

1.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昔郑人以乾鼠为璞,鬻之于周;宋愚夫亦宝燕石,缇十重。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,斯文之族,无乃类旃。”

2.

出自明代冯梦龙的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'这人说话,真是掩口葫芦。'
寓意
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坦诚直率,避免过度遮掩,导致误解或猜疑。
列子

1.

小明在老师面前总是掩口葫芦,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
2.

当被问及昨晚的聚会时,小丽掩口葫芦,不愿多说。

3.

面对大家的询问,小王总是掩口葫芦,让人觉得他有难言之隐。

4.

在讨论家庭问题时,妈妈总是掩口葫芦,让人猜不透她的心思。

5.

当谈到自己的感情生活时,小张总是掩口葫芦,让朋友们觉得他很神秘。

6.

我还不免~,想不到我竟然闹了这么一场笑话。 ★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6章

掩口葫芦的翻译
德语
ausweichend sein
日语
口ごもる
法语
être évasif
英语
be evasive
掩口葫芦的字意分解
yǎn
1:(会意。从手,从奄,奄亦声。本义:遮蔽)。
2:同本义。
3:藏。
4:止。
5:关闭;合上。
6:抹杀。
kǒ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。
2: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。
3:出入通过的地方。
4:又。
5:又。
6:口才。
7: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。
8: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。
1:(形声。从芔,胡声。本义:蔬菜名。即“大蒜”)。
1:(形声。从艸,盧声。本义:草名。芦菔)。
2:芦菔,似芜菁。今作萝卜。

掩口葫芦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ǎn kǒu hú lú)。abac式组合,掩口葫芦意思是:形容说话吞吞吐吐,欲言又止,像是葫芦口被遮住了一样。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应坦诚直率,避免过度遮掩,导致误解或猜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