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

abcd式
拼音yīn cái shī jiào
注音ㄧㄣㄘㄞˊㄕㄐㄧㄠˋ
繁体因材施教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因材施教的解释
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,因人而异地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。
出处

1.

《论语·为政》“子游问孝”、“子夏问孝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
2.

《学记》:'故君子之教,喻也。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'
寓意
强调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进行,因人而异地施教,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。
列子

1.

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因材施教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2.

妈妈在教育孩子时,因材施教,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。

3.

在培训班上,教练因材施教,让每个学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

4.

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灵活,老师们因材施教,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。

5.

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因材施教,孩子们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。

6.

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,以便~。

因材施教的翻译
德语
nach den Fähigkeiten der Schüler unterrichten
日语
個性に応じた教育
法语
enseigner en fonction des aptitudes des élèves
英语
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
因材施教的字意分解
yīn
1:(会意。从囗(wéi)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:“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)。
2:同本义。
3:原因。
4:机会。
5:依靠;凭借。
6:沿袭,承袭。
7:连接。
8:顺;顺应。
9:相就;趋赴。
10:由于,因为。
11:趁着;乘便。
12:亲,亲近。
13:于是,就。
14:因而。
15:姓。
cái
1:(形声。从木,才声。本义:木材,木料)。
2:同本义。
3:泛指原料、材料。
4:才能,能力。
5:财物。
shī
1:(形声。从(yǎn),也声。本指旗帜)。
2:旗飘动。
3:假借为“吔”。给,给予。引申为施舍。
4:设置;安放。
5:施行;实行;推行。
6:散布;铺陈。
7:加;施加。
8:判罪。
9:陈尸示众。
10:用;运用。
11:恩惠,仁慈。
12:旄羽珥,旗竿头上缀饰物。
13:姓。施琅Shī Láng (1621—1696) 中国清朝时将领,福建晋江人。字尊侯,号琢公。初为郑芝龙部将,降清后任水师提督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。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,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,为清政府所采纳。封靖海侯。
jiāo
1: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。
2:使;令;让。
jiào
1:(会意。从攴(pū),从孝,孝亦声。“攴”,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。在奴隶社会,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、教化。本义:教育,指导)。
2:同本义。
3:叫;让。
4:教育;教材。

因材施教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īn cái shī jiào)。abcd式组合,因材施教意思是: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,因人而异地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。 强调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进行,因人而异地施教,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