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地制宜 yīn dì zhì yí

abcd式
拼音yīn dì zhì yí
注音ㄧㄣㄉㄧˋㄓˋㄧˊ
繁体因地製宜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因地制宜的解释
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,采取适宜的措施或办法。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和灵活性。
出处

1.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夫筑城郭,立仓库,因地制宜,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?”

2.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'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,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。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。' 后人总结为因地制宜。
寓意
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,体现出务实和智慧。
列子

1.

在园艺中,园丁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植物来装饰庭院。

2.

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老师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。

3.

在旅游景点,因地制宜地开发了适合不同季节的旅游项目。

4.

环保工作者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。

5.

在烹饪中,厨师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的食材来制作美食。

6.

惟各省情形不一,~,随时变通。 ★《清史稿·朱嶟传》

因地制宜的翻译
德语
sich an die lokalen Bedingungen anpassen
日语
地元に応じて
法语
s'adapter aux conditions locales
英语
adapt to local conditions
因地制宜的字意分解
yīn
1:(会意。从囗(wéi)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:“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)。
2:同本义。
3:原因。
4:机会。
5:依靠;凭借。
6:沿袭,承袭。
7:连接。
8:顺;顺应。
9:相就;趋赴。
10:由于,因为。
11:趁着;乘便。
12:亲,亲近。
13:于是,就。
14:因而。
15:姓。
de
1: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。
1:(形声。从土,也声。本义:大地)。
2:同本义,与“天”相对。
3:地面;陆地。
4:土地;田地。
5:领土,属地;地区 。
6:地方;场所。
7:路程;面积。
8: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。
zhì
1:制、製本同一词,后来分化,“製”用于具体的制 造,“制”且于抽象的制作。(会意。小篆字形,左边是“未”,右为刀。“未”即有滋味,乐于裁制。本义:裁断;制作)。
2:同本义。
3:制定,用文字规定。
4:控制;制服。
5:又。
6:又。
7:抑制,限制,忍住。
8:裁决,决断。
9:抵押。
10:规章,制度。
11:又。
12:式样。
13:规模。
14:守父母之丧为制。
15:帝王的命令。也指法令。
16:(会意。从衣从制。本义:裁制衣服)。
17:同本义。
18:制造,制作器物。
19:作品,文章。
20:式样。
1:(会意。从门之下一之上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。本义:合适;适宜) 同本义。
2:煮熟可吃的肉。
3:祭名。祭祀土地之神。
4:适宜的事。
5:法度,标准。
6:(yì)。合理的道理、行为。
7:应当(多用于否定式)。
8:当然。
9:大概。

因地制宜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īn dì zhì yí)。abcd式组合,因地制宜意思是: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,采取适宜的措施或办法。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和灵活性。 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,体现出务实和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