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字不提 zhǐ zì bù tí

abcd式
拼音zhǐ zì bù tí
注音ㄓˇㄗˋㄅㄨˋㄉㄧ
繁体衹隻字不提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只字不提的解释
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提及,一字不提,通常表示刻意回避或忽略。
出处

1.

贾芝《重版后记》:“在这本‘党史’里,李大钊同志的历史功绩不见了,只字不提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原文为“项王默然不应,左右亦只字不提”。
寓意
强调对某些敏感或不愿提及的事情保持沉默,体现了处理问题的谨慎态度。
列子

1.

他对于那次失败的经历只字不提,似乎想彻底忘记。

2.

在家庭聚会上,大家对于最近的矛盾只字不提,气氛有些尴尬。

3.

她对过去的感情只字不提,仿佛那段经历从未发生过。

4.

在讨论项目进度时,他对自己的失误只字不提,让大家有些不满。

5.

朋友聚会时,大家对于某人的离去只字不提,试图维持轻松的氛围。

6.

他对此事~。

只字不提的翻译
德语
kein einziges Wort erwähnen
日语
一言も触れない
法语
ne pas mentionner un seul mot
英语
not mention a single word
只字不提的字意分解
zhī
1:(形声。从又,持隹。持一隹曰隻,持二隹曰雙。本义:鸟一只) 同本义。
2: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。单一。
3:单数;奇数。
zhǐ
1:(指事。小篆字形。上为“口”,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。本义:句末语气词)。
2:用于句末,表示终结或感叹。
3:用于句末, 表示限止。相当于“耳”。
4:用于句中。
5:用于判断句首,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。
6:(秖和衹在唐、宋以后多写作只。“祇”简化为“只”)。
7:仅;仅仅。
8:又。
9:唯此;无它。
10:本,本来。
11:直;一直。
12:指示代词。
13:作,做。
14:用在句中。
15: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宀(mián)从子,子亦声。在屋内生孩子。本义:生孩子)。
2:同本义。
3:怀孕,体内怀着胎儿。
4:抚养;养育;教养。
5:爱。
6:教育;教课;传授知识。
7:治理。
8:取名;取表字。
9:女子许嫁。
10:文字(古时单体叫文,合体叫字,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)。
11:表字,人的别名(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。自称用名,表示谦虚;称人用字,表示尊敬)。
12:名号。
13:用文字写成的凭据、字条或短柬。
14:书法 。文字的书写艺术;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。
15:书法作品。
16:书信。
17:姓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1:——用于“提防”(dīfang)、“提溜”(dīliu)等。
1:(形声。从手,是声。本义:悬持;悬空拎着物品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带领;统领。古代如提督、提举、提点、提刑、提学、提法诸官名,皆取此义。
4:紧紧拿着;执持。
5:说起,提及。
6:指出;举出。
7:提拔;提升。
8:携带。
9:掷。
10: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。
11:提醒 。
12:扶持 。
13:传讯,指提取犯人 。
14:如:提事(捕快);提犯人;提问(传讯审问);提解(押送犯人或财物)。
15:一种垂直向上舀油、酒等的器具,有很长的把儿,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。
16:提梁。篮、壶等的提手 。
17:用于提着的物体,其重量没有确数。
18:姓。

只字不提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ǐ zì bù tí)。abcd式组合,只字不提意思是: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提及,一字不提,通常表示刻意回避或忽略。 强调对某些敏感或不愿提及的事情保持沉默,体现了处理问题的谨慎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