拙口钝辞 zhuō kǒu dùn cí

abcd式
拼音zhuō kǒu dùn cí
注音ㄓㄨㄛㄎㄡˇㄉㄨㄣˋㄘˊ
繁体拙口鈍辭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拙口钝辞的解释
形容说话笨拙,不善言辞。
出处

1.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八回:“我等愚卤,拙口钝腮,不会说话。”

2.

出自明代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'拙口钝辞,不敢当。'
寓意
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,避免因表达不当而引起误解。
列子

1.

他在公众场合总是拙口钝辞,显得非常紧张。

2.

尽管他知识渊博,但在表达上总是拙口钝辞。

3.

小李在辩论赛上因为拙口钝辞而输给了对手。

4.

面对老师的提问,小明显得拙口钝辞,回答得并不流畅。

5.

她虽然心地善良,但总是拙口钝辞,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拙口钝辞的翻译
德语
sprachlich ungeschickt
日语
口下手
法语
maladroit en parole
英语
tongue-tied and clumsy in speech
拙口钝辞的字意分解
zhuō
1:(形声。从手,出声。本义:笨拙,不灵活)。
2:同本义。
3:我的 。自谦之辞。
4:粗劣。
5:倒霉。
6:质朴无华。
7:不善于。
8:穷尽;用尽。
9:屈抑;粗暴对待。
kǒ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。
2: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。
3:出入通过的地方。
4:又。
5:又。
6:口才。
7: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。
8: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。
dùn
1:(形声。从金,屯声。本义:不锋利)。
2:同本义。
3:呆;笨拙。
1:(会意。本义:诉讼,打官司)。
2:同本义。
3:口供。
4:言辞;文辞。
5:又。
6:特指政令之词。
7:借口,口实。
8: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,也叫赋,或辞赋并称。
9:说讲。
10:辞别;告别。
11:推却不受。
12:审讯。
13:遣去。

拙口钝辞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uō kǒu dùn cí)。abcd式组合,拙口钝辞意思是:形容说话笨拙,不善言辞。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,避免因表达不当而引起误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