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同年而语的解释
意思是不能用同一年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,强调不同事物或人在时间、条件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。
出处
1.
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2.
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小说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回:“这如何可同年而语呢?”寓意
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考虑到时间和条件的变化,避免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事物。
列子
1.
他的学习成绩和以前相比不可同年而语,现在已经是班上的尖子生了。2.
这家餐馆的服务质量和去年相比不可同年而语,变得更加周到了。3.
小张的画技经过几年的磨练,和以前不可同年而语,现在已经可以举办个人画展了。4.
新款手机的性能和老款手机不可同年而语,速度和功能都有了显著提升。5.
经过几年的锻炼,小李的体能和刚开始时不可同年而语,现在已经能够完成马拉松比赛了。6.
故摘果于未熟,视已熟~。 ★清·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十五》不可同年而语的翻译
德语
nicht im gleichen Atemzug genannt werden können
日语
同年で語るべきではない
法语
ne pas pouvoir être comparés
英语
not to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
不可同年而语的字意分解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kě
1:(会意。从口,从丂(供神之架),表示在神前歌唱。“可”似为“歌”字的古文。①本义:唱 ②引申义:许可)。
2:许可;同意;准许。
3:能够;可以。
4:值得,堪。
5:相称;适合。
6:应当,应该。
7:病痊愈。
8:善,好。
9:合意,认为正确,是;对。
10:适当。
11:满的。
12:可是;却。
13:大约、近似。
14:表示程度。
15:无义。语助词。
16:表被动的助动词。
kè
tóng
1:(会意。从冃,从口。冃(mào),重复。本义:聚集)。
2:同本义。
3:相同,一样,共同(侧重于同样,齐一)。
4:参与;一起干某事。
5:共,共一个。
6:齐一;统一。
7:共同。到一处。
8: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。每隔十二年,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“同”。
9: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,地方百里为同。
10: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。
11:引进共同行动者 。
12:给,为。
13:和,表示并列关系 。
14:姓。
tòng
1:——见“胡同”hútòng。
nián
1: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禾”,下面是“人”,禾谷成熟,人在负禾。小篆字形,从禾,千声。本义:年成,五谷成熟)。
2:同本义。
3:又指一年的收成。
4:又。
5:时间单位。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/4太阳日的周期。
6:年节。
7:年纪,岁数。
8:寿命;一生的岁数。
9: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。
10:假借为“佞”。奸巧谄庾,花言巧语的人。
11: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。
12:姓。

不可同年而语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)。abcd式组合,不可同年而语意思是:意思是不能用同一年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,强调不同事物或人在时间、条件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。 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考虑到时间和条件的变化,避免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