謏文浅说 xū wén qiǎn shuō

abcd式
拼音xū wén qiǎn shuō
注音ㄨㄣˊㄐㄧㄢㄕㄨㄟˋ
繁体謏文淺説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謏文浅说的解释
指言辞虚浮,内容浅薄,缺乏深度和实质。
出处

1.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七十:“凡我同志,庶几于此者,要在细求真诀,务以师授,不可以謏闻浅说,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。”

2.

出自清代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'这都是些虚文浅说,毫无实际。'
寓意
提醒人们在言谈和写作中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实质,避免空洞无物的表达。
列子

1.

他在演讲中尽是些虚文浅说,听众们渐渐失去了兴趣。

2.

这篇文章内容虚文浅说,完全没有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。

3.

老板对员工的批评不过是虚文浅说,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改进建议。

4.

小说的情节设计虚文浅说,缺乏吸引力,读者很快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。

5.

会议上,领导的发言虚文浅说,没有解决实际问题,让大家很失望。

謏文浅说的翻译
德语
oberflächliches und leeres Gerede
日语
表面的空話
法语
discours superficiel et vide
英语
superficial and empty talk
謏文浅说的字意分解
xiǎo
1:小。
wén
1:(象形。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。“文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花纹;纹理)。
2:同本义。
3:字,文字(“文”,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,“字”,到了秦朝才有此意。分别讲,“文”指独体字;“字”指合体字。笼统地说,都泛指文字)。
4:文章(遣造的词句叫做“文”,结构段落叫做 “章”)。
5:美德;文德。
6:文才;才华。亦谓有文才,有才华。
7:文献,经典;韵文。
8:自然界的某些现象。
9:文治;文事;文职。与“武”相对。
10:法令条文。
11:文教;礼节仪式。
12:又如:文丈(崇尚礼文仪节);文俗(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);文致(指礼乐);文貌(礼文仪节);文绪(文教礼乐之事);文仪(礼节仪式)。
13:谥号,谥法:勤学好问叫文。
14: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。
15:修饰;文饰。
16:装饰。
17:有文采,华丽。与“质”或“野”相对。
18:紊乱的。
19:用于计算纺织物。
20:姓。
qiǎn
1:实行,实现。
2:(形声。从水,戔(jiān)声。本义:水不深)。
3: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。与“深”相对。
4: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距离小(跟“深”相反)。
5:浅显,明白易懂。
6:肤浅,浅薄。
7:不久,时间短。
8:衣带宽松。
9:程度不深的。
10:颜色淡薄。
jiān
1:流水声
shuō
1:(形声。从言,兑(duì)声。本义:用言语解说,开导,说明)。
2:同本义。
3:谈说,讲说。
4:告知;告诉。
5:评议;谈论。
6:劝告;责备。
7:学说;观点;言论。
8: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,指推理。
9:指说书。
10:一种文体,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。如《爱莲说》、《捕蛇者说》。
shuì
1:说服;劝说。
tuō
1:解脱。
yuè
1:古语的读法。

謏文浅说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xū wén qiǎn shuō)。abcd式组合,謏文浅说意思是:指言辞虚浮,内容浅薄,缺乏深度和实质。 提醒人们在言谈和写作中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实质,避免空洞无物的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