闪烁其词 shǎn shuò qí cí

abac式
拼音shǎn shuò qí cí
注音ㄕㄢˇㄕㄨㄛˋㄐㄧㄘˊ
繁体閃爍其詞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闪烁其词的解释
形容说话含糊其辞,模棱两可,不肯直说。
出处

1.

《痛史》第二五回:“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,更未可定。”

2.

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'公孙支曰:“君若以力,则楚王必怒;若以德,则楚必为盟主。”楚王曰:“此乃闪烁其词也。”'
寓意
提醒人们在交流中应坦诚直率,避免引起误会和不信任。
列子

1.

他总是闪烁其词,不肯告诉我实情。

2.

在讨论这个问题时,他闪烁其词,令人感到不满。

3.

面对质疑,她闪烁其词,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。

4.

每次问他未来计划,他总是闪烁其词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5.

当我们问到具体细节时,他又开始闪烁其词了。

6.

‘馒头上了屉,眼看八成熟。’安天宝~,匆匆进门去。 ★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

闪烁其词的翻译
德语
ausweichend sein
日语
言葉を濁す
法语
être évasif
英语
be evasive
闪烁其词的字意分解
shǎn
1:(会意。从人在门中。本义:自门内偷看)。
2:同本义,引申为偷看。
3:忽有忽无, 突然显现。
4:动摇不定。
5:遮拦。
6:抛弃。
7:抛洒。
8:扭伤筋骨。
9:招引。
10:天空的电光。俗称闪电为闪。
11:闪族 ,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,多住在中东一带,包括阿拉伯人、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。
12:闪失;挫折。
13:姓。
shuò
1:(形声。从火,乐声。本义:发光的样子)。
2:同本义。
3:摇曳;闪烁。
4:销熔。
1:周年。
1:期限。
2: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“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声符“丌”(jī),变成“其”。(jī)本义:簸箕。今字作“箕”。“其”假借为代词:他、他们、那等)。
3:彼、他。
4:它。
5:他的。
6:根据情况所指的、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。
7:也许;大概。
8:表示祈使。当,可。
9:将,将要。
10:表示诘问
11:极,甚。
12:如果,假设。
13:或许;大概。
14:还是。表选择。
15:又。
16:用作语助。
17:附着于形容词前、后,起加强形容的作用。
18:句中助词,无义,只增加一个音节。
19:又。
20:姓。
1:(形声。从言,司声。本义:言词。按,“辞”、“词”在“言词”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。但在较古的时代,一般只说“辞”,不说“词”。汉代以后逐渐以“词”代“辞”)。
2:同本义。
3:诗文中的词语。
4:状纸;诉讼。
5:文体名,诗歌的一种 。一种韵文形式,由五言诗、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,起于唐代,盛于宋代。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,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,因此又叫长短句。有小令和慢词两种,一般分上下两阕。
6:说,告诉。

闪烁其词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shǎn shuò qí cí)。abac式组合,闪烁其词意思是:形容说话含糊其辞,模棱两可,不肯直说。 提醒人们在交流中应坦诚直率,避免引起误会和不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