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言传 bù kě yán chuán

abcd式
拼音bù kě yán chuán
注音ㄅㄨˋㄎㄜˋㄧㄢˊㄔㄨㄢˊ
繁体不可言傳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不可言传的解释
指某些经验、感觉或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,只能通过亲身体验才能领悟。
出处

1.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五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宣言,和尚如何为人?” 明·圆极居顶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十四:“妙契不可以意到,真证不可以言传。”

2.

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:'道不可言,言而非也',后演变为'不可言传'。
寓意
强调某些体验或境界的深奥与独特性,需要亲身经历才能理解。
列子

1.

品尝美食后的感受是不可言传的,只有自己尝试过才知道

2.

第一次看到极光时的震撼是不可言传的

3.

音乐会上演奏家的技艺高超,带给观众的享受是不可言传的

4.

初为人父母的喜悦是不可言传的,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明白

5.

在高山之巅看到日出的壮丽景象是不可言传的

6.

医者,意也,脉之深趣,~。 ★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十五引《谈宾录》

不可言传的翻译
德语
unaussprechlich
日语
言い表せない
法语
ineffable
英语
ineffable
不可言传的字意分解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1:(会意。从口,从丂(供神之架),表示在神前歌唱。“可”似为“歌”字的古文。①本义:唱 ②引申义:许可)。
2:许可;同意;准许。
3:能够;可以。
4:值得,堪。
5:相称;适合。
6:应当,应该。
7:病痊愈。
8:善,好。
9:合意,认为正确,是;对。
10:适当。
11:满的。
12:可是;却。
13:大约、近似。
14:表示程度。
15:无义。语助词。
16:表被动的助动词。
yán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“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“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:说,说话)。
2:同本义。
3:议论,谈论。
4:记载。
5:问。
6:告知;告诉。
7:陈述;叙述。
8:解释引文、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,相当于“就是说”或“意思是”。
9:说明。
10:话,言语,口语。又特指怨言、谤言。
11:言论;见解;意见。
12:言辞;辞令;辞章。
13:政令;号令。
14:誓言;盟辞;约言。
15:建议;主意;计策。
16:学说;主张。
17:言语或文章中的字。
18: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。
19:著作。
20:无义,用于句中或句首,作语气助词。
21:姓。
chuán
1:传递;传送。
2:传授。
3:让位;传代。
4:留传。
5:充分或确切地表明;表达。
6:召,叫来。发出命令叫人来。
zhuàn
1:驿站所备的车。
2:驿站;驿舍。
3:符信。
4:传记。
5:又。
6: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。
7:作传;记载。

不可言传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bù kě yán chuán)。abcd式组合,不可言传意思是:指某些经验、感觉或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,只能通过亲身体验才能领悟。 强调某些体验或境界的深奥与独特性,需要亲身经历才能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