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心骇目的解释
形容极度震惊或感到恐怖,使人心惊胆战。
出处
1.
宋·杨万里《答周监丞》:“‘濯龙’二大字,洞心骇目,得未曾有。”2.
出自清代小说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,原文为“洞心骇目,魂飞天外”。寓意
提醒人们面对令人震惊或恐怖的事物时要保持警惕和冷静。
列子
1.
当他看到事故现场的惨状时,不禁感到洞心骇目。2.
电影中的恐怖场景让观众感到洞心骇目。3.
鬼故事里的情节听得人洞心骇目,不敢独自回家。4.
听到那可怕的消息,大家都感到洞心骇目。5.
当他看到那幅血腥的画作时,感到洞心骇目。6.
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。一日出示,余~,多闻所未闻者。 ★清·卢文弨《跋》洞心骇目的翻译
德语
herzerschütternd und erschreckend
日语
心を貫く恐怖
法语
terrifiant et déchirant
英语
heart-piercing and terrifying
洞心骇目的字意分解
dòng
1:(形声。从水,同声。本义:水流急)。
2:同本义。
3:窟窿;孔穴。
4: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“零”。
5:贯穿;通达。
6:通晓;知悉。
xīn
1:(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:心脏)。
2:同本义。
3:内心。
4: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,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。
5:思想。
6:中心,中央。
7:又。
hài
1:(形声。从马,亥声。本义:马受惊)。
2:同本义。
3:惊骇;惊诧;惊动。
4:震动。
5:突发;兴起。
6:惊扰;骚动。
7:擂,击。
8:播散。
m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小篆字形。象眼睛形,外边轮廓象眼眶,里面象瞳孔。小篆处理为线条。先秦时期多用“目”,两汉以后,用眼逐渐多起来。“目”具有书面语色彩。本义:眼睛)。
2:同本义。
3:目光;眼力。
4:孔眼。
5:首领;头目。
6:名目,数目;行列。
7:观看,注视。
8:递眼色,使眼。
9:看待。

洞心骇目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òng xīn hài mù)。abcd式组合,洞心骇目意思是:形容极度震惊或感到恐怖,使人心惊胆战。 提醒人们面对令人震惊或恐怖的事物时要保持警惕和冷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