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

abac式
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
注音ㄇㄠˊㄍㄨˇㄙㄨㄥˇㄖㄢˊ
繁体毛骨悚然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毛骨悚然的解释
形容因恐惧或寒冷而毛发竖立、感到战栗的感觉。
出处

1.

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狐威》:“那些租户债户见了,赫得毛骨竦然。”

2.

出自《庄子·至乐》:'毛挚然上,目将瞑乎?'后演变为毛骨悚然。
寓意
提醒人们面对恐惧或未知情况时的自然反应,警示我们要勇敢面对。
列子

1.

当他听到那个恐怖故事时,毛骨悚然。

2.

电影中的恐怖场景让我感到毛骨悚然。

3.

深夜独自走在寂静的小巷,我感到毛骨悚然。

4.

听到那个怪异的声音,她不禁毛骨悚然。

5.

在黑暗的森林里,他感到毛骨悚然,不敢再往前走。

6.

淑英看得~,淑华看得怒气冲天。 ★巴金《春》

毛骨悚然的翻译
德语
es läuft einem kalt den Rücken hinunter
日语
ぞっとする
法语
glacer le sang
英语
hair-raising
毛骨悚然的字意分解
máo
1:(象形。金文字形。“毛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毛”的字多与皮毛有关。本义:眉毛、头发、兽毛)。
2:同本义。
3:鸟的羽毛。
4:草木;五谷。
5:小,微不足道。多用于贬义。
6:发慌。
7:姓。
1:(会意。从冎(guǎ),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,意思是“剐”。从肉,表示骨与肉相连。“骨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骨”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。本义:骨头)。
2:同本义。
3:尸骨,尸首。指死去的人。
4:人的品质、气概。
5: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。
6:比喻瘦劲的书体。
1:尚未开放的花朵。
2:表示声、形、动作。
sǒng
1:(形声。从心,束声。本义:恐惧)。
2:同本义。
rán
1:(会意兼形声。下形,上声。四点是火的变形。声符读yàn,是狗肉的意思,下面加火以烤狗肉。本义:燃烧)。
2:同本义。“然”是“燃”的本字。
3:俗字作“燃”。
4:明白。
5:耀;照耀。
6:以为…对;同意。
7:形成。
8:宜;合适。
9:但是,然而。
10:于是。
11:是,对 假借为嘫。
12:如此,这样,那样。
13: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,表示状态,有“如”的意义。
14:用作句末语气词,表示比拟,有“…的样子”之意。常与“如”、“若”连用,有“如…一般”、“像…一样”之意。
15:用作句末语气词,表示断定或决定,相当于古汉语的“焉”、“也”。
16:姓。

毛骨悚然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máo gǔ sǒng rán)。abac式组合,毛骨悚然意思是:形容因恐惧或寒冷而毛发竖立、感到战栗的感觉。 提醒人们面对恐惧或未知情况时的自然反应,警示我们要勇敢面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