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视耽耽 hǔ shì dān dān

abac式
拼音hǔ shì dān dān
注音ㄏㄨˋㄕˋㄉㄢㄉㄢㄉㄢㄉㄢ
繁体虎視耽耽耽耽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虎视耽耽的解释
形容像老虎那样虎视眈眈,伺机行动,常用来形容对某事物虎视眈眈,蓄势待发。
出处

1.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00回:“这些人都有虎视耽耽之意。若欲加害,索性全害了,方为稳便。”

2.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'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四面皆至,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'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包围,汉军对项羽虎视眈眈。
寓意
提醒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威胁,保持警觉。
列子

1.

小狗在院子里虎视眈眈地盯着小鸟,准备随时扑过去。

2.

比赛中,对手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的球员,准备抢断。

3.

在丛林探险中,我们发现一只老虎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们。

4.

小猫在窗台上虎视眈眈地盯着外面的小鸟。

5.

在游乐园里,孩子们虎视眈眈地看着糖果摊,等待着买到自己喜欢的糖果。

虎视耽耽的翻译
德语
angestrengt beobachten
日语
じっと見つめる
法语
regarder fixement
英语
watch intently
虎视耽耽的字意分解
1:(象形。金文字形象以虎牙、虎纹为特征的虎形。本义:老虎)。
2:同本义 ,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(Panthera tigris),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,尾长而无簇毛,有黑圈,下体大部白色,无鬣,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。
3:比喻残酷凶暴。
4:姓。
1:[方言] 虎不拉: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,性猛善鸣。
shì
1:(会意兼形声。从见示,示亦声。见,看见。示,表现。本义:看)。
2:同本义。
3:考察,察看,审察。
4:治理,处理。
5:看待。
6:向…表示。
7:比照。
8:效法。
9:接纳。
10:眼;眼力;视线。
11:水名。即“涀水” 。在河南省叶县西。
dān
1:(形声。从耳,冘(yín)声。本义:耳朵大而且下垂) 同本义。
2:沉溺。
3:承受;担负。
4:嗜;喜好。
dān
1:(形声。从耳,冘(yín)声。本义:耳朵大而且下垂) 同本义。
2:沉溺。
3:承受;担负。
4:嗜;喜好。

虎视耽耽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hǔ shì dān dān)。abac式组合,虎视耽耽意思是:形容像老虎那样虎视眈眈,伺机行动,常用来形容对某事物虎视眈眈,蓄势待发。 提醒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威胁,保持警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