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不意逮的解释
形容言辞不能完全表达心意,通常用来表示歉意或谦虚。
出处
1.
宋·刘学箕《松江哨遍》词序:“至预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,辞不意逮,笔随句阁,良可慨叹。”2.
出自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'辞不达意,吾不敏也。' 后演变为成语。寓意
提醒人们在表达情感或思想时要谦虚谨慎,认识到语言的局限性。
列子
1.
收到朋友的礼物后,小王觉得辞不意逮,只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谢。2.
在毕业典礼上,学生代表想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,但觉得辞不意逮。3.
面对美丽的风景,小李想要用文字记录下来,却觉得辞不意逮。4.
在婚礼上,新郎想要表达对新娘的爱意,但觉得辞不意逮,只能用拥抱来表达。5.
小张想要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,但觉得辞不意逮,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。辞不意逮的翻译
德语
mir fehlen die Worte
日语
言葉が足りない
法语
les mots me manquent
英语
words fail me
辞不意逮的字意分解
cí
1:(会意。本义:诉讼,打官司)。
2:同本义。
3:口供。
4:言辞;文辞。
5:又。
6:特指政令之词。
7:借口,口实。
8: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,也叫赋,或辞赋并称。
9:说讲。
10:辞别;告别。
11:推却不受。
12:审讯。
13:遣去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yì
1:(会意。从心从音。本义:心志。心意)。
2:同本义。
3:意志;愿望。亦引申为志向。
4:胸怀;内心。
5:情意;感情。
6:意气; 气势。
7:意图。
8:神情、态度。
9:意料;猜测。
10:怀疑。

辞不意逮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cí bù yì dài)。abcd式组合,辞不意逮意思是:形容言辞不能完全表达心意,通常用来表示歉意或谦虚。 提醒人们在表达情感或思想时要谦虚谨慎,认识到语言的局限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