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礼膜拜的解释
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崇敬和尊敬,常用于宗教或对高僧大德的礼敬。
出处
1.
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又添一个青年女子,顶礼膜拜,行状举止,仿佛慧娘。”2.
源自佛教用语,常见于佛教经典和历史记载中。寓意
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尊敬和崇拜,强调虔诚和敬仰之情。
列子
1.
见到大师后,他顶礼膜拜,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虔诚。2.
她对偶像顶礼膜拜,每次演唱会都冲到最前面。3.
小明对科学家顶礼膜拜,梦想有一天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。4.
在寺庙里,信徒们顶礼膜拜,祈求平安。5.
他对老师顶礼膜拜,认为老师的教导改变了他的一生。6.
这句话传扬开去,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,扶老携幼,都来~。 ★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回顶礼膜拜的翻译
德语
sich in Verehrung niederwerfen
日语
五体投地
法语
se prosterner en adoration
英语
prostrate oneself in worship
顶礼膜拜的字意分解
dǐng
1:(形声。从页(xié),丁声。从“页”,表示与人头有关。本义:人头的最上端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物的最上部;前部。
4:顶子。清代官吏依其等级在冠上,缀珠玉宝石金银等以为饰,谓之顶。
5:以头承戴。
6:支撑;承担。
7:到。
8:旧时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、房屋或土地租赁权。
9:拜。
10:围棋手法的术语。
11:相当;抵得上。
lǐ
1:(会意。从示,从豊(lǐ)。“豊”是行礼之器,在字中也兼表字音。本义:举行仪礼,祭神求福)。
2:同本义。
3:表示敬意;尊敬。
4:礼拜,顶礼膜拜。
5:礼遇;厚待。
6:礼节。
7:礼法;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,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、传统习惯。
8:礼仪。
9:礼物。
10:礼貌。
11:又。
12:礼文;礼书。
13:(tǐ)。身体。
14:姓。
mó
1:(形声。从肉,莫声。本义: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)。
2:同本义。
bài
1:(会意。从两手,从下。《说文》古文上象两手,丅为“下”的古体。《说文》引扬雄说:“拜从两手下。”表示双手作揖,或下拜。隶书将“丅”(下)并入右边的“手”之下而成为“拜”,一直沿用至今。本义: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。两手合于胸前,头低到手)。
2:同本义。
3:后世指下跪叩头。两腿跪地,两手扶地,低头。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。
4:拜谢。行拜礼表示感谢。
5:拜见;拜谒。
6:授与官职;任命。
7:接受官职;上任。
8:上;献。

顶礼膜拜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dǐng lǐ mó bài)。abcd式组合,顶礼膜拜意思是: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崇敬和尊敬,常用于宗教或对高僧大德的礼敬。 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尊敬和崇拜,强调虔诚和敬仰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