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介之士 gěng jiè zhī shì

abcd式
拼音gěng jiè zhī shì
注音ㄍㄥˇㄐㄧㄝˋㄓㄕˋ
繁体耿介之士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耿介之士的解释
形容正直不阿、刚正不屈的人,通常指品德高尚、坚持原则的人。
出处

1.
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,不养耿介之士,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,削灭之朝,亦勿怪矣。”

2.

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'耿介之士,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。'
寓意
强调坚持原则和正直不屈的品质,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。
列子

1.

他在公司里一直是耿介之士,从不屈服于不公平的待遇。

2.

作为耿介之士,他宁愿失去工作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。

3.

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,他依然保持耿介之士的本色。

4.

朋友们都称赞他是一位耿介之士,值得信赖。

5.

在家庭中,他以耿介之士的标准要求自己,赢得了大家的尊重。

耿介之士的翻译
德语
ein aufrechter Mensch
日语
清廉な人
法语
une personne intègre
英语
an upright person
耿介之士的字意分解
gěng
1:(形声。从火,圣(shèng)省声。本义:耳贴于颊)。
2:同本义。
3:明亮,光明。
4:心情不安;悲伤。
5:刚直。
6:气忿时头面上血管膨胀,红筋暴露的样子。
jiè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。中间是人,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。本义:铠甲。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)。
2:同本义。
3:疆界;界限
4:传宾主之言的人。古时主有傧相迎宾,宾有随从通传叫介。
5:节操;独特之行。
6:披甲。
7:介入;居中。
8:介绍。
9:介意;留存。
10:间隔,隔开。
11:佐助。
12:因;凭借;依靠。
13:独;特异。
14:副;次一等。
15:细微。
16:姓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shì
1:(会意。从一,从十。善于做事情,从一开始,到十结束。本义:古代男子的美称)。
2:同本义。
3:将领。
4:兵士;武士。
5: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。
6:士大夫(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、地位的知识分子)。
7: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。
8: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,位次于大夫。
9:古代四民之一。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、习武勇的人。或称“士民”以区别于“庶民”。
10:知识分子的通称。
11: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。
12:对品德好、有学识、有技艺的人的美称。
13:又如志士、勇士、谋士、医士。
14:作官

耿介之士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gěng jiè zhī shì)。abcd式组合,耿介之士意思是:形容正直不阿、刚正不屈的人,通常指品德高尚、坚持原则的人。 强调坚持原则和正直不屈的品质,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