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头箕裾的解释
形容衣着不整,蓬头垢面的样子,常用于描述人的外貌邋遢或不修边幅。
出处
1.
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入道》:“这搭儿瀑布飞流,青松夹道,将蒲团打坐一回,正是科头箕裾长松下,白眼看他世上人。”2.
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,原文为'毋科头,毋箕踞',意思是不要披头散发,不要像簸箕一样坐着。寓意
提醒人们注重外表整洁,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。
列子
1.
他今天科头箕裾地出现在聚会上,让大家都感到惊讶。2.
由于赶工期,工人们科头箕裾地忙碌着。3.
小明因为生病几天没洗头,科头箕裾地去上学。4.
在炎热的夏天,很多人科头箕裾地在公园里乘凉。5.
因为懒得打扮,她科头箕裾地出门买菜。科头箕裾的翻译
德语
zerzaust und ungepflegt
日语
髪を振り乱し、服装が乱れている
法语
ébouriffé et négligé
英语
disheveled and unkempt
科头箕裾的字意分解
kē
1:(会意。从禾,从斗。“斗”的意思是“量”。合起来指衡量、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。本义:品类,等级)。
2:同本义。
3:法令;刑律。
4: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。
5:条款;段落。
6: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。
7:坎;坑。
8:课税,征税。
9:空虚。
tóu
1:(形声。从页(xié),豆声。页,人头。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,首出现较早。本义:首)。
2: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,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。
3:物的两端或末梢。
4:特指敌对的人。
5:头部有发部分。
6: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。
7:磕头 。旧时的一种跪拜礼。
8:件,桩。
9:如多用以计算牲畜。
10:置于方位词后,表处所可不译。
tou
1:名词后缀。
2:方位词后缀。
jī
1:(形声。从竹,其声。本义:簸箕,扬米去糠的器具)。
2:同本义。
3:畚箕。用竹篾、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。
4:星宿名 ,指箕宿,二十八宿之一。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。有星四颗。
5:箕踞 。古人席地而坐,伸开两腿坐着,形状如簸箕。
ji
1:——见“簸箕”(bòji)。
jū
1:衣服的前后襟。
2:傲慢。

科头箕裾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kē tóu jī jū)。abcd式组合,科头箕裾意思是:形容衣着不整,蓬头垢面的样子,常用于描述人的外貌邋遢或不修边幅。 提醒人们注重外表整洁,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