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修边幅 bù xiū biān fú

abcd式
拼音bù xiū biān fú
注音ㄅㄨˋㄒㄧㄡㄅㄧㄢㄈㄨˊ
繁体不修邊幅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不修边幅的解释
形容不修饰、不整洁,常用来描述人的衣着打扮不讲究,生活态度随意。
出处

1.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,与图成败,反修饰边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《北齐书·颜之推传》:“好饮酒,多任纵,不修边幅。”

2.

语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:'不修边幅',原指不拘泥于小节,后引申为不修饰、不整洁。
寓意
提醒人们虽然生活态度可以随意,但不应忽视基本的整洁与修饰,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列子

1.

他平时不修边幅,总是穿着一件旧T恤和牛仔裤。

2.

尽管不修边幅,但他的工作能力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

3.

她虽然不修边幅,但性格开朗,深受朋友们的喜爱。

4.

他不修边幅的外表下,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。

5.

不修边幅的他,在艺术创作上却有着独特的见解。

6.

他又~,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,靸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。 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五回

不修边幅的翻译
德语
schlampig
日语
不精
法语
négligé
英语
slovenly
不修边幅的字意分解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xiū
1:(形声。从彡(shān),攸(yōu)声。“彡”有装饰义。本义:修饰,装饰)。
2:同本义。
3:整修;修理。
4:兴建;建造。
5:整治。
6:实行;从事某种活动。
7:编纂;撰写;写。
8:设。置备。
9:循;遵循。
10:修订,修改,改正。
11:长。
12:高;大。
13:善;美好。
14:致送师长的酬金。
15:姓。
biān
1:(形声。从辵(chuò),臱(mián)声。本义:山崖的边缘)。
2:同本义。
3:边境。
4:旁边。
5:尽头。
6:方位词的后缀。
7:靠近。
8:姓。
1:(形声。从巾,畐(fú)声。从“巾”表示与布帛有关。声符“畐”训“满”(参“福”字条),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。布帛的宽度(广)与“满”有相通之处,故可以引申。本义: 布帛的宽度)。
2:同本义。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。今为布帛、呢绒等宽度的通称。
3:引申指地面或书画面的广狭。
4:指布帛或纸张。
5:覆盖,用东西遮在…上面。
6:古称富贵寿考为福。

不修边幅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bù xiū biān fú)。abcd式组合,不修边幅意思是:形容不修饰、不整洁,常用来描述人的衣着打扮不讲究,生活态度随意。 提醒人们虽然生活态度可以随意,但不应忽视基本的整洁与修饰,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