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是而非 sì shì ér fēi

abcd式
拼音sì shì ér fēi
注音ㄙˋㄕˋㄦˊㄈㄟ
繁体佀是而非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似是而非的解释
形容事物或言论看似正确或有道理,实际上却不正确、不符合实际。
出处

1.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孔子曰:‘恶似而非者。’”

2.

语出明代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'这几句诗,似是而非,恰似隔靴搔痒。'
寓意
提醒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
列子

1.

他的解释听起来似是而非,让人难以信服。

2.

这篇文章的论点似是而非,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。

3.

他的建议听起来似是而非,实际上并不可行。

4.

这幅画的构图似是而非,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。

5.

她的回答似是而非,让人觉得她在回避问题。

6.

同学们的讲解,有的~,有的简直错得可笑。 ★叶圣陶《文心》

似是而非的翻译
德语
scheinbar richtig, aber tatsächlich falsch
日语
似たようなものだが実は違う
法语
semble correct mais est en réalité faux
英语
seemingly correct but actually wrong
似是而非的字意分解
shì
1: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后面,表示比况,相当于“似的”、“如…一般”。
1:(形声。从人,以声。本义:像;相像)。
2:同本义。
3:似乎。
4:给予,送给。
5:继承。
6:用于比较,表示程度更甚。
7:放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,相当于“与”、“向”。
shì
1: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日正。本义:正,不偏斜)。
2:同本义。
3:对的,正确的。
4:此,这。
5:赞同;认为正确;肯定。
6:遵从,以为法则。
7:关系词。表示肯定判断之词。
8:表示两种事情同一,或后者说明前者。
9:表示让步。
10:表示肯定 昨天买的票;他手艺是高明,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。
11:“是”不重读时,可省略,只表示一般肯定 问问,没有别的意思。
12:表示原因、目的。“是”后可加“因为、由于、为了” 平时太骄傲了。
13:或者。
14:有时也用完整的“是”字句回答。
15:商业、职业或政府的事务、业务或国务。
16:帮助宾语提前。
17:姓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fēi
1:(指事。金文作“兆”,像“飞”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,双翅相背,表示违背。本义:违背;不合)。
2:同本义。
3:责怪;非难;反对。
4:讨厌。
5:讥刺。
6:(fěi)。诽谤,诋毁。
7:∮秩?非誉(诽谤与赞誉);非而不用(诽谤而不予重用);非世(诋毁世俗);非孝(非难毁诋孝行);非怨(诋毁,怨恨)。
8:躲开。
9:无;没有。
10:不对;错误。
11:相当于“不”、“不是”。
12:不真实。

似是而非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sì shì ér fēi)。abcd式组合,似是而非意思是:形容事物或言论看似正确或有道理,实际上却不正确、不符合实际。 提醒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