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衷之言的解释
形容发自内心的真诚言语,表达真实情感和意图。
出处
1.
清·周济《介存斋论词杂著》:“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,莫不有由衷之言。”2.
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:'夫子之言,忠信乎?' 后人引申为由衷之言。寓意
强调诚实和真诚的重要性,鼓励人们表达真实情感。
列子
1.
听到朋友的由衷之言,我感到非常温暖。2.
他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是一番由衷之言,感动了在场所有人。3.
她对我说的话都是由衷之言,我完全相信她。4.
面对面交流时,他总是会说一些由衷之言,让人感到真诚。5.
收到他的由衷之言,我决定原谅他过去的错误。6.
这番话是我的~。由衷之言的翻译
德语
aufrichtige Worte
日语
衷心からの言葉
法语
paroles sincères
英语
heartfelt words
由衷之言的字意分解
yóu
1:(《说文》无“由”字,古字字形)。
2:树木生新枝。亦泛指萌生。
3:经,由。
4:行走。
5:(yǐ)。用。
6:任用。
7:听凭;听任。
8:遵从;遵照。
9:蹈行;践履。
10:原由;缘故。
11:来源;开头。
12:机缘;机会。
13:法式。
14:途径;办法。
15:因为;由于。
16:自,从…(表示起点)。
zhōng
1:(形声。从衣。中声。本义:贴身的内衣)。
2:同本义。
3:内心。
4:中心,中央。
5:贴身穿着;穿在里面。
6:引申为包围。
7:正;正派。
8:善;福。
9:忠诚。
10:姓。
zhòng
1:适合,恰当。
zhī
1: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。
4: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。
5: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。
6:又。
7: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。
8:的。
9: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。
10: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11: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。
yán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“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“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:说,说话)。
2:同本义。
3:议论,谈论。
4:记载。
5:问。
6:告知;告诉。
7:陈述;叙述。
8:解释引文、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,相当于“就是说”或“意思是”。
9:说明。
10:话,言语,口语。又特指怨言、谤言。
11:言论;见解;意见。
12:言辞;辞令;辞章。
13:政令;号令。
14:誓言;盟辞;约言。
15:建议;主意;计策。
16:学说;主张。
17:言语或文章中的字。
18: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。
19:著作。
20:无义,用于句中或句首,作语气助词。
21:姓。

由衷之言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óu zhōng zhī yán)。abac式组合,由衷之言意思是:形容发自内心的真诚言语,表达真实情感和意图。 强调诚实和真诚的重要性,鼓励人们表达真实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