敲冰索火的解释
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通过敲击冰块和收集火种来维持生存,体现了人类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。
出处
1.
《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》第四卷:“若敲冰而索火,类缘木以求鱼。”2.
出自古代民间传说,具体来源不详,但常用于描述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。寓意
强调在逆境中通过智慧和努力克服困难,体现人类的坚韧不拔。
列子
1.
在野外生存训练中,学员们通过敲冰索火,成功度过了寒冷的夜晚。2.
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极地,通过敲冰索火获得了温暖和希望。3.
在荒岛求生节目中,参赛者们通过敲冰索火展示了他们的生存技能。4.
在冬季露营时,孩子们学习了敲冰索火的技巧,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。5.
在极寒的环境中,登山者们通过敲冰索火维持了体温,继续他们的攀登之旅。敲冰索火的翻译
德语
Eis schlagen und Feuer sammeln
日语
氷を叩いて火を集める
法语
frapper la glace et recueillir le feu
英语
striking ice and gathering fire
敲冰索火的字意分解
qiāo
1:(形声。从攴,高声。攴,pū,轻击。象手(又)拿小棍轻击的样子。本义:敲击,叩打)。
2:同本义。
3:短杖式的刑具。
bīng
1:(会意。从仌,从水。金文作“仌”。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,体积增大,表面上涨(上拱)形。《说文》:“冻也,象水凝之形”。小篆繁化,增加“水”变成。从“仌”从“水”的会意字,于是“仌”就专用作部首。本义:水冻结而成的固体)。
2:同本义。
3:结冰,冻结。
4:使感到极冷。
5:清白,晶莹。
6:姓。
suǒ
1:(会意。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。于省吾认为是绳索。本义:大绳子)。
2:同本义 。后泛指各种绳索。
3:法度。
4:中国古地名 。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。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、索之间的索,即此地。
5:索县 。中国汉代建立的县,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。属武陵郡,顺帝时更名汉寿。今为湖南汉寿县。
6:搜索。
7:寻求;探索。
8:挑选。
9:求取,讨取。
10:须,应,得。
11:捻绳使紧。
12:独自,孤单。
13:涕泪流出貌。
14:索性;干脆。
15:尽;空。
16:古时民间计量单位,十丈为一索。
huǒ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象火焰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物体燃烧所发的光、焰和热)。
2:同本义。
3:火灾;发生火灾。
4:灯火,指灯烛或火把。
5:中国古代兵制单位, 十人为 “火”。
6:火星之简称。又名大火 。司南方,主夏季。而古恒星之名,心宿二,古称“大火”,亦简称火。
7:焚烧;烧毁。
8: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,一般指红色的。

敲冰索火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qiāo bīng suǒ huǒ)。abcd式组合,敲冰索火意思是: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通过敲击冰块和收集火种来维持生存,体现了人类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。 强调在逆境中通过智慧和努力克服困难,体现人类的坚韧不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