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力更生的解释
依靠自己的力量,独立解决问题,不依赖他人或外界帮助。
出处
1.
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2.
出自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'唯我知之,能无共乎?'后演变为自力更生的思想。寓意
强调独立自主和不依赖他人的生活态度,鼓励个人努力和自我提升。
列子
1.
小明从小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,总是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。2.
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力更生能力,父母鼓励他自己完成作业。3.
在野外生存训练中,队员们必须自力更生,寻找食物和水源。4.
小丽通过自力更生,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小生意。5.
老王退休后,自力更生地在自家院子里种菜,生活得很充实。6.
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,叫做~。 ★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自力更生的翻译
德语
Selbstversorgung
日语
自立自営
法语
autonomie
英语
self-reliance
自力更生的字意分解
zì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。“自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鼻子)。
2:同本义。
3:始;开头。
4:起源。
5:自己,自我;本身。
6:由;从。
7:在;于。
8:自然,当然。
9:本是;本来。
10:仍旧,依然。
11:亲自。
12:别自、另外。
13:假如,苟。与“非”连用。
14:即使,虽。
15:却,可是。
16:因为,由于。
17:用。
18:是。
lì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耒形,有柄有尖,用以翻地。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。“力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体力,力气)。
2:同本义。
3:力量。
4:能力。
5:威力;权势。
6:劳役;仆役。
7:本指制法成治之功,后泛指功劳。
8:兵士。
9:勤;致力,努力;从事于。
10:役使。
11:尽力,竭力。
12:姓。
gēng
1:(形声。从攴(pū),“更”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。丙声。 本义:改变)。
2:同本义。
3:改,改正。
4:更换;替代。
5:经过,经历。
6:连续,接续。
7:轮流。
8:偿还;抵偿。
9:报,报答。
10:(gěng)。阻塞。
11: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,按时更换,叫“五更”。更鼓。
12:量词。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约两小时。
gèng
1: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,相当于“再”、“复”、“又”。
2:表示程度的加深,相当于“更加”、“愈加”、“越发”等。
3: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,相当于另外;也。
4:表示跟上一层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之外,相当于“反而”“竟然”“还是”。
5:与,和。
shē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初生的草木,下面是地面或土壤。“生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;滋长)。
2:同本义。
3:生育;养育。
4:生存;活。与“死”相对。
5:滋生;产生。
6:救活,使活。
7:制造。
8:生产;制作。
9:生命。
10:人的一生。
11:生活。
12:后生,长辈对晚辈的称呼。
13:老师称弟子,或弟子自称;学生。
14:妓女。
15:俘虏。
16:年长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。“先生”的省称。
17:儒生;读书人的通称。
18:资质;禀赋。
19:天生,生来。
20:生的,未煮熟的。
21:新鲜的。
22:生疏。
23:具有活力的。
24:很、甚、极其。
25:姓。

自力更生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zì lì gèng shēng)。abcd式组合,自力更生意思是:依靠自己的力量,独立解决问题,不依赖他人或外界帮助。 强调独立自主和不依赖他人的生活态度,鼓励个人努力和自我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