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以待毙的解释
原意是坐着等待死亡,现多比喻不采取任何行动,只等待失败或灾难的到来,形容消极的态度。
出处
1.
三国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,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。”2.
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'若不恤军实,而坐以待毙,不亦难乎?'寓意
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,不能消极等待,而应积极采取行动。
列子
1.
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,只是坐以待毙,公司迟早会倒闭。2.
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,坐以待毙只会让我们的产品失去竞争力。3.
他知道自己生病了,但却不愿意去医院治疗,简直就是坐以待毙。4.
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,只会坐以待毙,最终考试一定会失败。5.
面对困难,我们不能坐以待毙,应该积极寻找解决方案。6.
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人民大众不会~。坐以待毙的翻译
德语
untätig sitzen und den Tod abwarten
日语
座して死を待つ
法语
rester inactif et attendre la mort
英语
sit idly by and await death
坐以待毙的字意分解
zuò
1:(会意。《说文》古文作象形字,象两人坐在土上。本义:人的止息方式之一。古人席地而坐,坐时两膝着地,臀部压在脚跟上)。
2:同本义。
3:现代在椅、凳出现后,凡将臀部置于椅、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。
4:引申为就坐,就任,包含“主持”、“掌管”的意思。
5:定罪,由…而获罪。
6:因…犯罪,触犯法律。
7:居留,停留。
8:守,防守。
9:坐儿,坐位。后来写作“座”。
10:因为;由于。
yǐ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象。金文字形,象人。本义:用)。
2:同本义。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。
3:使,令。
4:凭借;仗恃。
5:认为,以为。
6:做,从事。
7:原因,缘故。
8:无固定职业的人。
9:把,拿 ——表示对事物的处置。
10:依,按,凭 ——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。犹言凭、根据。
11:在,于 ——表示行动的时间、处所或范围。
12:从,自,由 ——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。
13:因为,由于 ——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。
14:和,而 ——表示并列关系。
15:则,那么 ——表示条件关系。
16:才。
17:表目的或结果等。
18: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,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、质量、范围之类的界限。
19:加在句中,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。
20:加在句尾,不示肯定语气。
dài
1:(形声。从彳(chì),寺声。本义:等待,等候)。
2:同本义。
3: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,对待。
4:招待。
5:需要。
6: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。
7:防备。
8:依靠。
9:容,让。
10:要是,如果。
dāi
1:[口语]暂时停留,逗留,迟延
2:[口语]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
bì
1:(形声。从死,敝声。在先秦古书中的獘,在流传中往往被改成斃。本义:仆倒;倒下去)。
2:同本义。
3:垮台,失败。
4:引申为死。
5:杀死。

坐以待毙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zuò yǐ dài bì)。abcd式组合,坐以待毙意思是:原意是坐着等待死亡,现多比喻不采取任何行动,只等待失败或灾难的到来,形容消极的态度。 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,不能消极等待,而应积极采取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