弭口无言 mǐ kǒu wú yán

abcd式
拼音mǐ kǒu wú yán
注音ㄇㄧˇㄎㄡˇㄇㄛˊㄧㄢˊ
繁体弭口無言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弭口无言的解释
形容因受到震慑或惊吓而无法开口说话。
出处

1.

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吾事善矣!子其弭口无言,以待吾事子其弭口无言,以待吾事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原意是形容项羽被刘邦的计谋震慑而无言以对。
寓意
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或强有力的证据时要保持冷静和坦诚。
列子

1.

当他发现自己犯了大错时,弭口无言地站在那里。

2.

面对老师的质问,小明弭口无言,不知道该如何解释。

3.

看到意外的考试结果,她弭口无言,久久不能平静。

4.

当真相大白时,骗子弭口无言,只能低头认罪。

5.

在激烈的辩论中,对手的强有力证据让小李弭口无言。

弭口无言的翻译
德语
sprachlos sein
日语
言葉を失う
法语
rester sans voix
英语
struck dumb
弭口无言的字意分解
1:(形声。从弓,耳声。本义:角弓,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)。
2:同本义。
3:弓梢的弯曲处。
4:止息;中断。
5:顺从。
6:消除。
7:安抚,安定。
kǒ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。
2: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。
3:出入通过的地方。
4:又。
5:又。
6:口才。
7: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。
8: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。
1:“南无”(nāmó):佛教用语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。
1: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“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:乐舞)。
2:同本义。
3: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。
4: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。
5:不,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。
6:表示劝阻或禁止,可译为“不要”、“别”。
7:未,不曾,没。
8:不必,不值得。
9:
10:表示不定指的人、事物、时间、处所等。
11:连接词组或分句,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,相当于“不论”、“无论”。
12:用在句首,无义。
13: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。
yán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“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“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“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:说,说话)。
2:同本义。
3:议论,谈论。
4:记载。
5:问。
6:告知;告诉。
7:陈述;叙述。
8:解释引文、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,相当于“就是说”或“意思是”。
9:说明。
10:话,言语,口语。又特指怨言、谤言。
11:言论;见解;意见。
12:言辞;辞令;辞章。
13:政令;号令。
14:誓言;盟辞;约言。
15:建议;主意;计策。
16:学说;主张。
17:言语或文章中的字。
18: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。
19:著作。
20:无义,用于句中或句首,作语气助词。
21:姓。

弭口无言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mǐ kǒu wú yán)。abcd式组合,弭口无言意思是:形容因受到震慑或惊吓而无法开口说话。 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或强有力的证据时要保持冷静和坦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