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身而斗 tǐng shēn ér dòu

abcd式
拼音tǐng shēn ér dòu
注音ㄊㄧㄥˇㄕㄣㄦˊㄉㄡˋ
繁体挺身而鬥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挺身而斗的解释
形容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,勇敢地进行战斗。
出处

1.

宋·苏轼《留侯论》:“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。此不足为勇也。”

2.

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三回:“太史慈曰:‘愿与吾弟决一死战!’言讫,挺身而出,与文丑交马,战三十合,不分胜负。”
寓意
强调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勇敢无畏的精神和行动。
列子

1.

面对歹徒的威胁,小王挺身而斗,保护了大家的安全。

2.

在火灾中,消防员挺身而斗,成功救出了被困的人员。

3.

当同学遇到欺凌时,小李挺身而斗,制止了不良行为。

4.

在比赛的关键时刻,队长挺身而斗,带领队伍取得了胜利。

5.

面对困难,员工们挺身而斗,共同克服了挑战。

挺身而斗的翻译
德语
sich erheben und kämpfen
日语
立ち上がって戦う
法语
se lever pour lutter
英语
rise to the challenge and fight
挺身而斗的字意分解
tǐng
1:(形声。从手,廷声。本义:拔出)。
2:同本义。
3:生出;生长。
4:动摇。
5:直,伸直,撑直。
6:睡 。
7:使身体处于直立状态 。
8:勉强支撑 。
9:突出 。
10:忍受痛苦 。
11:前进。
12:顶住,抵抗 。
13:脱身 。
14:如:挺走(退走);挺逸(脱逃)。
15:杰出;特出。
16:直率。
17:生硬 。
18:非常 。
19:颇,相当 。
20:用于某些挺直物。
shēn
1:(象形。象人之形。本义:身躯的总称)。
2:同本义。
3:物件的主体部分。
4:自己,自身。
5:生命,性命。
6:地位或身分。
7:毕生,一辈子。
8:亲身,亲自。
9:怀孕。
10:体验。
11:担当。
12:担任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dǒu
1:(象形。有柄。说文叙,俗谓人持十为斗。本义:十升)。
2:同本义。
3:盛酒器。
4: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,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。容量为一斗。
5:指北斗七星。
6:容量单位。也作量词。十升等于一斗,十斗等于一石。
7: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,也称南斗。
8:陡峭
9:陡然,突然。
10:抖动。
dò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两人怒发对打形。本义:搏斗)。
2:搏斗;引申为战斗。
3:又。
4:较量,竞赛。
5:古代天文用语,星相击。
6:斗争,争斗。

挺身而斗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tǐng shēn ér dòu)。abcd式组合,挺身而斗意思是:形容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,勇敢地进行战斗。 强调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勇敢无畏的精神和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