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

abcd式
拼音fèn bù gù shēn
注音ㄈㄣˋㄅㄨˋㄍㄨˋㄕㄣ
繁体奮不顧身
感情褒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奋不顾身的解释
形容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,不顾个人安危,勇往直前。
出处

1.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
2.

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,原句为“奋不顾身,以致其志”,形容关羽的勇敢无畏。
寓意
强调勇敢无畏的精神,鼓励人们为了正义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。
列子

1.

为了救落水的孩子,他奋不顾身地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。

2.

在火灾现场,消防员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救人。

3.

为了保护家人,他奋不顾身地与入室的盗贼搏斗。

4.

在比赛的最后关头,他奋不顾身地冲刺,赢得了胜利。

5.

为了实现梦想,她奋不顾身地克服了重重困难。

6.

部下弟子,虽不敢谓久经训练,有勇知方,惟大义所在,却是~。 ★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十五回

奋不顾身的翻译
德语
sein Leben riskieren
日语
命がけで
法语
se jeter dans la mêlée
英语
risk one's life
奋不顾身的字意分解
fèn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中间是“隹”(鸟);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;下面是“田”,表示空旷的田野。本义:鸟类振羽展翅)。
2:同本义。
3:鼓起劲来,振作。
4:震动。
5:奋力;施展;发挥。
6:挥动;举起;舞动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1:(形声。从页(xié),头。表示与头有关。雇声。本义:回头看)。
2:同本义。
3:观看,瞧。
4:访问,拜访。
5:照顾,关怀。
6:眷念,顾及。
7:顾虑;考虚。
8:出钱请人做事。
9:表示轻微的转折,相当于“而”、“不过”。
10:反而,却。
shēn
1:(象形。象人之形。本义:身躯的总称)。
2:同本义。
3:物件的主体部分。
4:自己,自身。
5:生命,性命。
6:地位或身分。
7:毕生,一辈子。
8:亲身,亲自。
9:怀孕。
10:体验。
11:担当。
12:担任。

奋不顾身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fèn bù gù shēn)。abcd式组合,奋不顾身意思是:形容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,不顾个人安危,勇往直前。 强调勇敢无畏的精神,鼓励人们为了正义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