掉舌鼓唇 diào shé gǔ chún

abab式
拼音diào shé gǔ chún
注音ㄉㄧㄠˋㄕㄜˊㄍㄨˇㄔㄨㄣˊ
繁体掉舌皷脣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掉舌鼓唇的解释
形容说话时舌头和嘴唇不听使唤,表达意思不清楚。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紧张、兴奋或其他原因而口齿不清的状态。
出处

1.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9回:“妆女的呈娇献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
2.

来源不详,可能是民间口语的总结。
寓意
提醒人们在重要场合保持冷静,避免因为紧张或兴奋而影响表达。
列子

1.

他在舞台上因为紧张而掉舌鼓唇,观众们都笑了。

2.

第一次见家长时,小李因为紧张掉舌鼓唇,说不出话来。

3.

比赛前夕,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掉舌鼓唇,显得有些不自信。

4.

在演讲比赛中,他因为太过兴奋而掉舌鼓唇,影响了发挥。

5.

小孩第一次上台表演时,掉舌鼓唇,惹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
6.

他一早就在教师里~。

掉舌鼓唇的翻译
德语
stottern und stammeln
日语
舌がもつれて口ごもる
法语
bégayer et bredouiller
英语
tongue-tied and stammering
掉舌鼓唇的字意分解
diào
1:(形声。从手,卓声。本义:摇,摆动)。
2:同本义。
3:弄,卖弄。
4:划。
shé
1:(会意。从干,从口。本义:舌头)。
2:同本义。
3:代指言语。
4:指装在铃铎内的锤。亦指管乐器的簧。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鼓的本字,右边是“支”(pū),表示手持棒槌击鼓。本义:鼓,一种打击乐器)。
2:同本义。
3:鼓面。
4:指鼓声。
5:钟磬被敲击之处。
6:古国名。春秋时鼓国,在今河北省晋县,白狄的一支,为晋国所灭。
7:古代量器名。四钧为石,四石为鼓。
8:击鼓进攻。
9:泛指敲击, 弹奏。
10:挥动。
11:拍打;振动。
chún
1:(形声。从口,辰声。本义:嘴唇)。
2:同本义。
3:边缘。

掉舌鼓唇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diào shé gǔ chún)。abab式组合,掉舌鼓唇意思是:形容说话时舌头和嘴唇不听使唤,表达意思不清楚。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紧张、兴奋或其他原因而口齿不清的状态。 提醒人们在重要场合保持冷静,避免因为紧张或兴奋而影响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