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耳搔腮的解释
形容人因焦急、不安或无聊而做出抓耳挠腮的动作,表现出一种烦躁或不知所措的状态。
出处
1.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徐懋庸作〈打杂集〉序》:“这一段话,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的,要使他爬耳搔腮,热剌剌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。”2.
出自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九回:'行者见他抓耳搔腮,忍不住笑将起来。'寓意
表达人在面对困难或焦虑时的自然反应,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时需要保持冷静。
列子
1.
小明在等待考试成绩时,爬耳搔腮,显得非常焦急。2.
比赛即将开始,小李因为紧张而爬耳搔腮。3.
在等待面试结果时,小张爬耳搔腮,显得非常不安。4.
小红在解决难题时,爬耳搔腮,显得有些无奈。5.
小王在听完一个惊人的消息后,爬耳搔腮,显得不知所措。爬耳搔腮的翻译
德语
sich am Kopf und den Ohren kratzen
日语
頭と耳をかく
法语
se gratter la tête et les oreilles
英语
scratch one's head and ears
爬耳搔腮的字意分解
pá
1:(形声。从爪,巴声。爪,手爪。本义:搔,爬梳)。
2:同本义。
3:爬行,匍匐。躯体贴地(如虫、蛇、龟)缓慢向前行。
4:攀登。
ěr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耳朵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耳朵)。
2:同本义。
3: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。
4:位置在两旁的如:耳门;耳房。
5:退后,居次。
6:表示限制,相当于“而已”、“罢了”。
7: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,如同“矣”,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啊”、“也”。
8:表示转折关系,相当于“而”。
sāo
1:(形声。从手,蚤声。本义:用指甲轻刮)。
2:同本义。
3:骚扰;骚乱。
sāi
1:颊 。亦称“腮巴”、“腮巴子”、“腮斗”、“腮颊”、“腮帮”、“腮帮子”。
2: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。

爬耳搔腮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pá ěr sāo sāi)。abac式组合,爬耳搔腮意思是:形容人因焦急、不安或无聊而做出抓耳挠腮的动作,表现出一种烦躁或不知所措的状态。 表达人在面对困难或焦虑时的自然反应,提醒人们在面对压力时需要保持冷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