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

abcd式
拼音rú zuò zhēn zhān
注音ㄖㄨˊㄗㄨㄛˋㄓㄣㄓㄢ
繁体如坐針氈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如坐针毡的解释
形容坐立不安、非常难受的心情。比喻处境尴尬或内心不安。
出处

1.

《晋书·杜锡传》:“累迁太子中舍人。性亮直忠烈,屡谏愍怀太子,言辞恳切,太子患之。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,刺之流血。”

2.

出自《晋书·阮籍传》,原意为形容阮籍因不满现实而感到极度不安。
寓意
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会感到不安或尴尬,需学会处理这种情绪。
列子

1.

在等待考试成绩的过程中,小明如坐针毡,无法静下心来。

2.

面对家长的质问,小红如坐针毡,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
3.

在朋友的婚礼上,迟到的他如坐针毡,感到非常尴尬。

4.

听到敲门声,小李如坐针毡,以为是债主上门。

5.

在陌生的环境中,小王如坐针毡,感到非常不自在。

6.

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,~,一闻得退衙,便迎住问个消息。 ★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

如坐针毡的翻译
德语
auf glühenden Kohlen sitzen
日语
針の筵に座る
法语
sur des charbons ardents
英语
on pins and needles
如坐针毡的字意分解
1:(会意。从女,从口。本义:遵从,依照)。
2:同本义。
3:好像, 如同。
4:比得上,及。
5:去,往。
6:遭遇,际遇。
7:相敌;抵挡。
8:应当。
9:按照。
10:假如,如果。
11:与,和。
12:或——表示选择关系。
13:而——表示连接。
14:用于语末,相当于“然”。
15:用于语末,相当于“焉”。
16:相当于“乎”。
zuò
1:(会意。《说文》古文作象形字,象两人坐在土上。本义:人的止息方式之一。古人席地而坐,坐时两膝着地,臀部压在脚跟上)。
2:同本义。
3:现代在椅、凳出现后,凡将臀部置于椅、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。
4:引申为就坐,就任,包含“主持”、“掌管”的意思。
5:定罪,由…而获罪。
6:因…犯罪,触犯法律。
7:居留,停留。
8:守,防守。
9:坐儿,坐位。后来写作“座”。
10:因为;由于。
zhēn
1:(会意。从金,从十。最初用的竹针,写作“箴”,后来有了金属的针,写作“鍼”(针)。本义:缝衣的用具)。
2:同本义。
3:缝缀衣物的用具。也叫“引线”。
4:医疗用具。用石或金属做成。
5:缝。
6:刺。
7:以针刺治病。
zhān
1:(形声。从毛,占声。本义: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) 同本义。

如坐针毡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rú zuò zhēn zhān)。abcd式组合,如坐针毡意思是:形容坐立不安、非常难受的心情。比喻处境尴尬或内心不安。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会感到不安或尴尬,需学会处理这种情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