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立不安的解释
形容人因为焦虑、不安或期待等情绪而无法平静地坐着或站着,表现出坐立难安的状态。
出处
1.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回:“自从哥哥吃官事,兄弟坐立不安,又无路可救。”2.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'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,故令人持璧归,间至赵矣。且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且怯,失势而见欺,耻不如死。窃闻王将有意,臣愿奉璧至楚,臣之行,坐立不安,愿得王之信。'寓意
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或焦虑的情况时,保持冷静和耐心是重要的。
列子
1.
等待考试成绩的日子,他总是坐立不安。2.
听到小区发生火灾的消息,她坐立不安地等待救援消息。3.
飞机晚点几个小时,旅客们在候机厅里坐立不安。4.
比赛前夕,运动员们因为紧张而坐立不安。5.
听到孩子生病的消息,父母坐立不安地赶往医院。6.
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,吾等见了~。 ★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坐立不安的翻译
德语
unruhig
日语
落ち着かない
法语
agité
英语
restless
坐立不安的字意分解
zuò
1:(会意。《说文》古文作象形字,象两人坐在土上。本义:人的止息方式之一。古人席地而坐,坐时两膝着地,臀部压在脚跟上)。
2:同本义。
3:现代在椅、凳出现后,凡将臀部置于椅、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。
4:引申为就坐,就任,包含“主持”、“掌管”的意思。
5:定罪,由…而获罪。
6:因…犯罪,触犯法律。
7:居留,停留。
8:守,防守。
9:坐儿,坐位。后来写作“座”。
10:因为;由于。
lì
1:(会意。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。本义:笔直的站立)。
2:同本义。
3:耸立;树立;建立;竖起。
4:设置;设立。
5:确定;决定。
6:存在;生存。
7:立身;立足。
8:登位,即位。
9:又。
10:又。
11:扶立;确定某种地位。
12:临,到。
13:进食。
14:爵次、位次。
15:立时;立刻。
bù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ān
1:(会意。从“女”在“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:安定;安全;安稳)。
2:同本义。
3:安逸,安乐。
4:安宁。
5:缓慢。
6:使安定。
7:安抚,安顿抚慰。
8:安排;安置。
9:安心。习惯、满足于。
10:安装。
11: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岂”、“怎么”。
12:“安培”的简称。
13:谁;何;什么。
14:哪里,何处。
15:姓。

坐立不安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zuò lì bù ān)。abcd式组合,坐立不安意思是:形容人因为焦虑、不安或期待等情绪而无法平静地坐着或站着,表现出坐立难安的状态。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或焦虑的情况时,保持冷静和耐心是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