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严气正的解释
形容言辞严谨,态度正派,常用于描述某人说话有理有据,态度端正。
出处
1.
《宋史·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》:“建中雅量却敌,辞严气正,尤为厅伟。”2.
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:'子曰:辞达而已矣。'后人引申为言辞严谨,态度正派。寓意
强调在表达观点时要有理有据,态度端正,体现出一种正直的品质。
列子
1.
在讨论会上,他辞严气正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。2.
面对不公正的指责,她辞严气正地为自己辩护。3.
老师辞严气正地批评了学生的不良行为。4.
在家庭会议上,父亲辞严气正地讲述了家庭规则的重要性。5.
面对朋友的误解,他辞严气正地解释了自己的立场。辞严气正的翻译
德语
streng und aufrecht
日语
厳正
法语
sévère et droit
英语
stern and upright
辞严气正的字意分解
cí
1:(会意。本义:诉讼,打官司)。
2:同本义。
3:口供。
4:言辞;文辞。
5:又。
6:特指政令之词。
7:借口,口实。
8: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,也叫赋,或辞赋并称。
9:说讲。
10:辞别;告别。
11:推却不受。
12:审讯。
13:遣去。
yán
1:同本义。
2:严厉;严肃。
3:紧密。
4:猛烈,严酷。
5:威严、威信。
6:警戒。
7:畏惧。
8:尊敬,尊重。
9:(kàn)。远望。
10:姓。
qì
1:(象形。甲骨文、小篆字形。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。“气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云气)。
2:同本义。
3:气体的通称 。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。如:气蚀。又指天然气。如:气田。
4:空气。
5:气象。
6:气味。
7:呼吸;气息。
8:景象;气氛。
9:指人的元气。
10:指精神状态,情绪。
11:气焰;权势。
12:中医学术语。指脉气和营卫。
13:用具,工具。
14:向人求讨。
zhēng
1: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
2:箭靶的中心。
3:引申为目标。
4:
5:征税。
6:出兵,征讨。
zhèng
1: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、目标,下面是足(止),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。本义:不偏斜,平正)。
2:同本义。
3:正直,正派。
4:纯正不杂(多指色、味)。
5:作为主体的,与“副”相对。
6:正当;合适。
7:正面,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。
8:(zhěng)。使正;整理;端正。
9:整治。
10:纠正;改正,匡正。
11:正法,治罪。
12:决定,考定。
13:官长;君长。
14:正常情况,正命,正常寿限。
15:嫡长子,与“庶”相对。
16:妻,旧时代敬称人妻为“令正”。
17:道理,规律。
18:政治,政事。
19:凭证,证据。
20:正好,恰好。
21:表示动作、状态的进行,持续,正在。
22:仅;只。
23:端正地。
24:方,刚刚。
25:公然;显然。
26:总是。
27:这么;这样。
28:姓。

辞严气正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cí yán qì zhèng)。abcd式组合,辞严气正意思是:形容言辞严谨,态度正派,常用于描述某人说话有理有据,态度端正。 强调在表达观点时要有理有据,态度端正,体现出一种正直的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