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口不谈 bì kǒu bù tán

abcd式
拼音bì kǒu bù tán
注音ㄅㄧˋㄎㄡˇㄅㄨˋㄊㄢˊ
繁体閉口不談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闭口不谈的解释
形容对某事保持沉默,不愿意提及或讨论。
出处

1.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刺复》:“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,倪大夫闭口不言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原句为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,曰:‘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。吾请今后闭口不谈。’”
寓意
强调保持沉默的重要性,有时是为了保护隐私或避免麻烦。
列子

1.

尽管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,小明还是闭口不谈自己的烦恼。

2.

在聚会上,朋友们问起他的感情生活,他总是闭口不谈。

3.

当被问及过去的失败经历时,他总是闭口不谈。

4.

面对记者的追问,演员闭口不谈自己的私生活。

5.

即使大家都知道真相,他依然闭口不谈那段不愉快的经历。

6.

只有一样,周炳觉得奇怪的,就是就是一提起卖到广州三家巷去的小妹妹胡杏,他们全就~。 ★欧阳山《苦斗》五十二

闭口不谈的翻译
德语
schweigen über
日语
口をつぐむ
法语
garder le silence sur
英语
keep silent about
闭口不谈的字意分解
1:(会意。从门,从才。“才”是用来闭门的东西。本义:关门,把门合闭起来)。
2:同本义。
3:泛指闭合,合拢。
4:壅塞不通。
5:禁绝。
6:门闩的孔。
7:古时称立秋、立冬为“闭”,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。
kǒu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:口腔器官,嘴)。
2: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。
3:出入通过的地方。
4:又。
5:又。
6:口才。
7: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。
8: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tán
1:(形声。从言,炎声。本义:说,谈论)。
2:同本义。
3:称赞。

闭口不谈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bì kǒu bù tán)。abcd式组合,闭口不谈意思是:形容对某事保持沉默,不愿意提及或讨论。 强调保持沉默的重要性,有时是为了保护隐私或避免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