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

abcd式
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
注音ㄇㄛˊㄉㄨㄥˋㄩˊㄓㄨㄥ
繁体無動于衷
感情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无动于衷的解释
形容对外界事物或刺激毫无反应,冷漠无情,漠不关心。
出处

1.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以至顶到如今,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,他见也好,不见也好,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。”

2.

出自《朱子语类·卷第三十二》,原句为:“问学不倦,事亲无动于衷。”
寓意
提醒人们要关心他人,避免冷漠无情,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同理心。
列子

1.

面对朋友的困难,他总是无动于衷,让人感到失望。

2.

她在听到这个悲伤的消息时,竟然无动于衷,令人难以理解。

3.

即使是面对别人的求助,他也总是无动于衷,显得非常冷漠。

4.

当大家都在为比赛加油时,他却无动于衷地坐在一旁。

5.

看到小动物受伤,他竟然无动于衷,实在让人心寒。

6.

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,我们怎么能~呢?

无动于衷的翻译
德语
unberührt
日语
動じない
法语
indifférent
英语
unmoved
无动于衷的字意分解
1:“南无”(nāmó):佛教用语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。
1: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“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:乐舞)。
2:同本义。
3: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。
4: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。
5:不,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。
6:表示劝阻或禁止,可译为“不要”、“别”。
7:未,不曾,没。
8:不必,不值得。
9:
10:表示不定指的人、事物、时间、处所等。
11:连接词组或分句,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,相当于“不论”、“无论”。
12:用在句首,无义。
13: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。
dòng
1:(形声。从力,重声。《说文》古文从“辵”。本义:行动;发作)。
2:同本义。
3:摇动,震动,移动。与“静”相对。
4:动摇;震撼。
5:触动感应;感动。
6:萌动。
7:做;操作;劳作。
8:动不动,常常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。本义:超过)。
2:往;去。
3:取。
4:如;好像。
5:引进动作、行为的时间、处所,意义相当于“在”、“到”或“在…方面(上、中)”。
6:引进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相当于“向”、“对”、“对于”。
7:在被动句中,引进动作、行为的主动者,相当于“被”。
8:引进比较对象,意思相当于“比”。
9:词缀。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不必译出。
10:
11:姓。
zhōng
1:(形声。从衣。中声。本义:贴身的内衣)。
2:同本义。
3:内心。
4:中心,中央。
5:贴身穿着;穿在里面。
6:引申为包围。
7:正;正派。
8:善;福。
9:忠诚。
10:姓。
zhòng
1:适合,恰当。

无动于衷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wú dòng yú zhōng)。abcd式组合,无动于衷意思是:形容对外界事物或刺激毫无反应,冷漠无情,漠不关心。 提醒人们要关心他人,避免冷漠无情,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同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