夺眶而出的解释
形容眼泪流出得很快,控制不住。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的情绪。
出处
1.
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,掉在他的手上。”2.
出自清代李汝珍的小说《镜花缘》第五十四回:“不觉泪珠儿夺眶而出,哭个不止。”寓意
表达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,强调无法抑制的情绪。
列子
1.
听到这个悲伤的消息,她忍不住夺眶而出。2.
电影的结局太感人了,我不禁夺眶而出。3.
当他看到老朋友的遗物时,眼泪夺眶而出。4.
听到孩子的哭声,母亲的心情立刻夺眶而出。5.
在毕业典礼上,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,老师的泪水夺眶而出。6.
拿手背擦擦~的眼泪,接着他就疯子一样冲向李扯火去。 ★沙汀《催粮》夺眶而出的翻译
德语
in Tränen ausbrechen
日语
涙があふれる
法语
éclater en sanglots
英语
burst into tears
夺眶而出的字意分解
duó
1:(会意。金文字形,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,下面是手(又、寸),其意思是:这只振翅欲飞的鸟,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。本义:丧失)。
2:同本义。
3:强取。
4:竞先取得。
5:剥夺;削除。
kuàng
1:眼眶。
ér
1: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“一”表示鼻端,“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“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颊毛) 同本义。
2: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
3:表示并列关系。
4:表示递进关系。
5:表示承接关系。
6:表示转折关系。
7:表示假设关系。
8: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。
9:你;你的。
10:这样,此。
11:表示偏正关系,相当于“之”,“的”。
12:与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来”、“往”连用,相当于“以”。
13:用于句中,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难道”,“岂”。
14: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耳”,“哪”。
15:如,好象。
néng
1:
2:才能。
3:能够。
chū
1:(象形。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。本义:长出)。
2:同本义。
3:引申为出入的“出”。出去,出来,与“入”相对。
4:出现;显露。
5:生产;产生。
6:高出;超出。
7:使出;拿出;取出。
8:发出,发布。
9:逃亡。
10:经过,穿过 。 如:出边(渡越边境)。

夺眶而出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duó kuàng ér chū)。abcd式组合,夺眶而出意思是:形容眼泪流出得很快,控制不住。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的情绪。 表达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,强调无法抑制的情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