泣不成声 kū bù chéng shēng

abcd式
拼音kū bù chéng shēng
注音ㄑㄧˋㄅㄨˋㄔㄥˊㄕㄥ
繁体泣不成聲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泣不成声的解释
形容哭得非常伤心,连声音都发不出来。表示极度悲伤的情绪。
出处

1.

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尽夜哭泣,气不属声。”

2.

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'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,曰:“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!”蔺相如亦泣不成声而受之。'
寓意
表达极度悲伤的情绪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体会情感的深度。
列子

1.

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,她泣不成声,久久不能平静。

2.

电影中的悲情片段让观众泣不成声,深受触动。

3.

小女孩在迷路后泣不成声,被好心人找到并安慰。

4.

回忆起过去的种种不幸,他泣不成声,心中充满了悔恨。

5.

在毕业典礼上,想到即将分别的同学们,不少人泣不成声。

6.

弥留之际,日饮白汤升许,欲以洗涤肺腑,及食不下咽,~。 ★清·黄钧宰《金壶七墨·鸳鸯印传奇始末》

泣不成声的翻译
德语
vor Schluchzen nicht sprechen können
日语
泣き声も出ない
法语
être submergé par les sanglots
英语
be choked with sobs
泣不成声的字意分解
1:(形声。从水,立声。本义:无声或低声地哭)。
2:同本义。
3:眼泪。
1: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: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常棣之花,鄂不韡(wěi)。”郑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。
2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。
3: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。
4:古疑问词。
5:用来调整音节。
6:大。
7:注意:“不”字在第四声(去声)字前念第二声(阳平),如“不必”(bú bì);“不是”(bú shì)。本词典为方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不”字,都注第四声。
chéng
1: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“|”(即“杵”)。“斧”、“杵”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。本义:完成,成就)。
2:同本义。
3:变成;成为。
4:形成。
5: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;长成。
6:树立。
7:平定;讲和。
8:成功。
shēng
1:(形声。从耳,殸(qìng)声。“殸”是古乐器“磬”的本字,“耳”表示听。本义:声音;声响)。
2:同本义。
3:音乐;诗歌。
4:声望,声名(名声)。
5:口信;消息;传说。
6:声威;声势。
7:言语,口音。
8:声称,宣扬。
9:听。
10: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。

泣不成声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kū bù chéng shēng)。abcd式组合,泣不成声意思是:形容哭得非常伤心,连声音都发不出来。表示极度悲伤的情绪。 表达极度悲伤的情绪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体会情感的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