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铁案 nán shān tiě àn

abcd式
拼音nán shān tiě àn
注音ㄋㄚㄕㄢㄊㄧㄝˇㄢˋ
繁体南山鐵案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南山铁案的解释
形容案件证据确凿,铁证如山,无法推翻。
出处

1.

典出《新唐书·李元纮传》:“元纮早修谨,仕为雍州司户参军。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,百司顺望风指,尝与民竞碾硙,元纮还之民。长史窦怀贞大惊,趣改之,元纮大署判后曰:‘南山可移,判不可摇也。’”

2.

出自《汉书·元帝纪》,原意指南山上的案件,引申为铁案如山。
寓意
强调证据确凿,案件无懈可击,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讲求证据。
列子

1.

经过详细调查,警方认定此案为南山铁案,罪犯无从狡辩。

2.

法庭上,律师拿出确凿证据,证明这是一桩南山铁案。

3.

经过多次审讯,嫌疑人终于承认了罪行,案件成为南山铁案。

4.

面对南山铁案,任何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
5.

案件证据确凿,检察官宣布这是一桩南山铁案。

6.

前之所断,不愧~,盖其情实可诛,则虽死而无怨也。 ★清·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轶闻·谳狱引律同而不同》

南山铁案的翻译
德语
ein wasserdichter Fall
日语
鉄壁の証拠
法语
une affaire en béton
英语
an ironclad case
南山铁案的字意分解
nán
1:(象形,甲骨文字形,是钟镈之类的乐器。①本义:乐器。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:“以雅以南。”②方位词)。
2:方位名。和“北”相对。
3:南方;南面。
4:官爵名
5:对《诗经》中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的简称。
6:向南走;向南移动。
7:又。
8:向南。
9:姓。
1:佛教用语
shān
1: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“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。
2:同本义。
3:形状像山的东西。
4:特指“五岳”。
5:指酒肆的楼上。
6:粗俗。
7:姓。
tiě
1:(形声。从金,臷(zhì)声。本义:化学元素。符号Fe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。
2:同本义。
3:铁制的器物。
4:指兵器 。
5:赤黑色的马。
6:古丘名 。春秋时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北。
7:黑色 。
8:比喻坚固 。
9:比喻坚强不屈;强硬 。
10:驳不倒的 。
11:
12:下决心 。
13:板着面孔(表情严肃) 。
14:姓。
àn
1:(形声。从木,安声。本义: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)。
2:同本义。
3:无靠背的坐具。
4:长方形的桌子。
5:案件。
6: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、成例。
7:狱讼的案卷。
8:又。
9:按语。同“按”。
10:按;用手向下压。
11:考查,研求。
12:查办。
13:查讯、审问。
14:又。
15:又。
16:又。
17:切。

南山铁案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nán shān tiě àn)。abcd式组合,南山铁案意思是:形容案件证据确凿,铁证如山,无法推翻。 强调证据确凿,案件无懈可击,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讲求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