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据确凿 zhèng jù què dá

abcc式
拼音zhèng jù què dá
注音ㄓㄥˋㄐㄩˋㄑㄩㄝˋㄗㄠˊ
繁体證據確鑿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证据确凿的解释
形容证据确凿,事实清楚,毫无疑问。
出处

1.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六回:“尸场检验,证据确凿。且并未用刑,尔兄自认斗杀,招供在案。今尔远来,并非目睹,何得捏词妄控。理应治罪,姑念为兄情切,且恕。不准。”

2.

出自清代小说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回:“这件事的证据确凿,你还想抵赖不成?”
寓意
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依据确凿的证据。
列子

1.

经过详细调查,警方找到了证据确凿的线索。

2.

在法庭上,律师拿出了证据确凿的文件,赢得了官司。

3.

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证据确凿的结论。

4.

他提供了证据确凿的照片,证明了自己的清白。

5.

历史学家找到了证据确凿的文献,重新解释了历史事件。

6.

深恐不法勇丁,骚扰百姓,所以面谕本县:倘有前项情事,~,准其到县指控。审明之后,即以军法从事,决不宽贷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五回

证据确凿的翻译
德语
schlüssige Beweise
日语
確たる証拠
法语
preuves concluantes
英语
conclusive evidence
证据确凿的字意分解
zhèng
1:谏正。
2:病症。
3:假借为“徵”。今亦用为證验字。证据。
4:(形声。从言,正声。繁体为“登”声。本义:告发)。
5:同本义。
6:谏诤。 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,劝人改正。
7:验证;证实。
8:佛教用语。参悟,修行得道。
9:证据,凭据。
1:——“拮据”(jiéjū):经济上紧张、缺少钱用。
1:(形声。本义:手靠着;靠着)。
2:同本义。
3:依靠,凭借。
4:根据。
5:占有,占据。
6:按着。
7:安;定。
8:古西域的长度单位。相当于晋代的十里。
què
1:(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本作“碻”、“塙”。本义:坚固)。
2:同本义。
3:敲击。
4:竞争。
záo
1:(形声。从金,鑿(zuò)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: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。
2:同本义。
3:挖掘;开凿。
4:开通。
5:穿凿附会。
6:戳,用手指头猛地一推。
7:舂米使之精白。
8:引申为冲刷。
9:敲击,捶打。
10:凿子。
11: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。因指黥刑。

证据确凿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èng jù què dá)。abcc式组合,证据确凿意思是:形容证据确凿,事实清楚,毫无疑问。 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依据确凿的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