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可辩驳 wú kě biàn bó

abcd式
拼音wú kě biàn bó
注音ㄇㄛˊㄎㄜˋㄅㄧㄢˋㄅㄛˊ
繁体無可辯駁
感情中性
近义词
反义词
无可辩驳的解释
形容理由充分,事实确凿,无法反驳。
出处
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'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好,会于西河外。赵王畏秦,欲往。左右大臣皆曰:“不可。”赵王曰:“秦王之言,吾无以应之。”' 后演变为“无可辩驳”。
寓意
强调事实和证据的强大力量,提醒人们在面对事实时要保持客观和诚实。
列子

1.

面对无可辩驳的证据,小偷终于低头认罪。

2.

在法庭上,律师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,赢得了官司。

3.

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无可辩驳的结论,推翻了旧理论。

4.

面对朋友的质疑,他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,证明了自己的清白。

5.

在辩论赛中,他用无可辩驳的论据说服了评委和观众。

6.

他问一句,澄观点一下头,只觉他每一句话都是~。 ★金庸《鹿鼎记》第二十三回

无可辩驳的翻译
德语
unwiderlegbar
日语
反論の余地がない
法语
irréfutable
英语
irrefutable
无可辩驳的字意分解
1:“南无”(nāmó):佛教用语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。
1: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“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:乐舞)。
2:同本义。
3: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。
4: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。
5:不,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。
6:表示劝阻或禁止,可译为“不要”、“别”。
7:未,不曾,没。
8:不必,不值得。
9:
10:表示不定指的人、事物、时间、处所等。
11:连接词组或分句,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,相当于“不论”、“无论”。
12:用在句首,无义。
13: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吗”。
1:(会意。从口,从丂(供神之架),表示在神前歌唱。“可”似为“歌”字的古文。①本义:唱 ②引申义:许可)。
2:许可;同意;准许。
3:能够;可以。
4:值得,堪。
5:相称;适合。
6:应当,应该。
7:病痊愈。
8:善,好。
9:合意,认为正确,是;对。
10:适当。
11:满的。
12:可是;却。
13:大约、近似。
14:表示程度。
15:无义。语助词。
16:表被动的助动词。
biàn
1:(形声。从言,辡(biǎn)声。本义:辩论,申辩)。
2:同本义。
3:分别,辨别
4:治理,办理。
5:有口才,善言辞。
1:(会意。从马,从爻。甲骨文字形,右边是“爻”(yáo),表示马的毛色混杂,左边是“马”。本义:马毛色不纯)。
2:同本义。
3:驳杂;庞杂。
4:驳斥,反驳。
5: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。

无可辩驳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wú kě biàn bó)。abcd式组合,无可辩驳意思是:形容理由充分,事实确凿,无法反驳。 强调事实和证据的强大力量,提醒人们在面对事实时要保持客观和诚实。